1、没有签定质量条款要求
有些合同没有签订质量条款要求,出现质量争议时仲裁机构就没有依据。
2、质量条款要求过于简单
有些合同只是说质量按国家标准执行。但很多情况下,不同的面料品种有不同的标准,具体的面料品种不一定可以找到相应国家标准或国家行业标准。如果没有相应的标准,合同中质量条款不过是一句空话。而且,就算有相应的标准,标准考核的项目并不一定满足具体的使用需要。如服装对布料的撕破强力有一定的要求,但很多标准并没有撕破强力的考核指标。加上目前国内布料标准由于历史原因,质量考核方法、标准要求都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只是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签定合同,不一定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
因此,签订服装面料购销、织造印染加工合同时,应根据需要签定详细的质量要求条款,对水洗尺寸变化率、断裂强力、撕破强力、滑移、色牢度(耐光、耐洗、耐汗渍、耐摩擦、耐水等)等与服装质量密切相关的参数制定详细的要求。
合同标的物不符合约定的,买受人可以要求减少价款,可以要求以符合约定的标的物和实际交付的标的物按交付时的市场价值计算差价;如果买受人已付款的,则可以要求返还减价后多出部分的价款。标的物质量不符合约定,买受人依照要求减少价款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当事人主张以符合约定的标的物和实际交付的标的物按交付时的市场价值计算差价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价款已经支付,买受人主张返还减价后多出部分价款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损失责任承担:
1、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有瑕疵或者按照保管物的性质需要采取特殊保管措施的,寄存人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保管人。寄存人未告知,致使保管物受损失的,保管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保管人因此受损失的,除保管人知道并未采取补救措施的以外,寄存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保管人违反规定将保管物转交第三人保管,对保管物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保管期间届满或者寄存人提前领取保管物的,保管人应当将原物及其孳息归还寄存人。如果因违约行为使对方失去实际上可获得的利益,包括利息的损失、自然孳息损失、利润损失等,应当赔偿受害方所遭受的损失。
不能。
行纪合同是指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委托他人从事贸易活动的人为委托人,接受委托从事贸易活动的人为行纪人。行纪合同在大陆法系国家及我国民法典理论上又称信托合同。行纪合同属于提供劳务类合同,由行纪人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但其所提供的劳务具有特定性,各国基本都规定为物品的买进或卖出,且限于动产范围之内,不动产贸易不属于行纪范畴。我国《民法典》将行纪合同的标的规定为”从事贸易的活动“,实践中多指动产、有价证券的买卖以及其他商业上具有交易性质的行为,如代购、代销、寄售等。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对专利代理机构年度报告中不予公示的内容保密。
年度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专利代理机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
(二)执行事务合伙人或者法定代表人、合伙人或者股东、专利代理师的姓名,从业人数信息;
(三)合伙人、股东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
(四)设立分支机构的信息;
(五)专利代理机构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提供专利代理服务的信息网络平台名称、网址等信息;
(六)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专利申请、宣告专利权无效、转让、许可、纠纷的行政处理和诉讼、质押融资等业务信息;
(七)专利代理机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营业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纳税总额等信息;
(八)专利代理机构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其从业人员获得境外专利代理从业资质的信息;
(九)其他应当予以报告的信息。
律师事务所可仅提交其从事专利事务相关的内容。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通过租用、借用等方式利用他人资质开展专利代理业务,是属于专利代理条例中擅自开展专利代理业务的违法行为。
《专利代理管理办法》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专利代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擅自开展专利代理业务”的违法行为:
(一)通过租用、借用等方式利用他人资质开展专利代理业务;
(二)未取得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不符合专利代理师执业条件,擅自代理专利申请、宣告专利权无效等相关业务,或者以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师的名义招揽业务;
(三)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专利代理师资格证被撤销或者吊销后,擅自代理专利申请、宣告专利权无效等相关业务,或者以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师的名义招揽业务。
(一)须有违约行为
只有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情况下,另一方才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包括明示与默视违约两种情形。迟延履行和不适当履行因违约方已经作出了履行,因而不适用继续履行,可采取违约金、损害赔偿及修理、重作、更换等补救措施。因此,可适用继续履行的违约行为主要是拒绝履行和部分履行。
(二)须由非违约方在合理期限内提出继续履行的请求
从保护非违约方的利益出发,将是否请求实际履行的选择权交给非违约方。由非违约方决定是否采取继续履行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不是为了违约后寻求违约金或其他金钱赔偿,而是为了实现其订立约目的,如果不赋予非违约方请求继续履行的权利,则不利于保护非违约方利益,也是对鼓励交易原则的违反。如果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如未在合理期限内提出继续履行的请求,可视为放弃提出继续履行请求,不能再提出此种请求,而采取其他违约责任以弥补损失。
(三)须违约方能够继续履行合同
金钱给付的债务,一方不支付价款或报酬的,另一方有权要求继续履行,违约的一方不得拒绝,法律对金钱给付债务的继续履行未作任何限制,但对非金钱给付债务,有一定的限制。
所谓越权代理,是指代理人虽然享有代理权,在实施代理行为时却超越代理权的范围。应该如果处理呢
如果受托人超越受托权限而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受托人也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由于除委托合同当事人双方另有约定外,合同责任一般为过错责任,并且通过举证责任的倒置来维护无过错的合同当事人一方的合法权益。因此,如果受托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自己并无过错,那么受托人就可以免责,即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