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293人看过2024-01-01
    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标的;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
  • 129人看过2024-01-01
    有下列情形之一,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将标的物提存:
    (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2)债权人下落不明;
    (3)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提存所得的价款。
    标的物提存后,除债权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继承人、监护人。
    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 127人看过2024-01-01
    1、订约人。订约人是实际订立合同的人,既可以是未来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
    2、意思表示一致。订约人须就合同条款至少是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合同才成立。
    3、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要约、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也是合同成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如果合同没有经过承诺,而只是停留在要约阶段,则合同未成立。

  • 118人看过2024-01-01
    1、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具有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先决条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只有经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有效。
    所谓缔约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据以独立订立合同,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所谓意思表示,是指向外部表明愿意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为。意思表示是构成法律行为的要素。意思表示真实是构成有效合同的先决条件之一,一方在被欺诈、胁迫或者重大错误下订立的合同往往非其真实意思表示,属于无效或可撤销的合同。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所有合法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都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易言之,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因此,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是合同有效的当然条件之一。但必须注意的是,合同不违反法律,是指合同不得违反当事人必须遵守、不得通过协商加以改变的强行性法律规定。
    4、合同的内容必须确定或可能。
    “依法成立之契约,于当事人之间犹如法律”。因此,作为确定当事人各自权利义务依据的合同内容对于判断合同是否生效、生效后如何履行,以及发生纠纷时判断孰对孰错具有重大意义。合同内容确定,是指合同内容在合同成立时必须确定,或者必须处于在将来履行时可以确定的状态。合同的内容可能,是指合同所规定的特定事项在客观上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如果合同内容属于事实不能、自始不能、客观不能、永久不能及全部不能中的任何一种情形,则合同无效。

  • 133人看过2024-01-01

    1、合同解除后可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合同解除后,确因一方过错造成另一方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向受害方赔偿损失,不能因台同解除而免除应负的赔偿责任。

    2、合同解除后是否能够提出损害赔偿,还需要看具体损害的内容,如果损害内容比较严重的话是无法跟对方拿到相应的赔偿。

  • 126人看过2024-01-01
    不一定,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因此期限在六个月以下的口头租房合同是合法有效并受到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双方也均应当按照口头约定执行。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合同依然有效。
  • 211人看过2024-01-01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就是所谓的承揽合同,承揽合同作为合同可以以书面方式订立,因此,承揽合同用口头形式订立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因此,口头承揽合同有法律作用。

  • 122人看过2024-01-01
    1、单位通知劳动者面谈,解除劳动合同;

    2、完成工作交接。

    3、人力资源部同财务部办理保险清算,进行保险减员手续。

    4、人力资源部统计考勤,报上级领导批示,到工资结算日发放工资、离职补偿金。

    5、人力资源部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并开出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 123人看过2024-01-01
    1.定金一旦交付,定金所有权发生移转。当定金由给付定金方转移至收受定金方时,定金所有权即发生移转,此为货币的特点决定的。
    2.给付定金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当事人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则。
    3.在迟延履行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时,并不能当然适用定金罚则。只有因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或者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才可以适用定金罚则。当然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4.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如果超过20%的,超过部分无效。
    5.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不适用定金罚则。因合同关系以外第三人的过错,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适用定金罚则。受定金处罚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第三人追偿。
    6.如果在同一合同中,如果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在一方违约时,当事人只能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或者定金条款,不能同时要求适用两个条款。
  • 123人看过2024-01-01
    撤销要约当天一般而言是可以将其标的物卖出的。只要是被依法撤销的要约,该要约即刻失效。要约人不再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可以重新作出要约。当事人采用要约、承诺方式订立合同后,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