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30人看过2024-01-03

    1、债务人应向清偿地提存机关提交提存申请。该申请应载明:提存的原因,标的物及其种类、数量,标的物受领人的姓名、地址或者不知谁为受领人的理由等基本内容。此外,债务人应提交有关债务证据,以证明提存申请载明的提存物确系其所负债务的标的物,并还应提交有关债权人迟延或者无法向债权人清偿的相关证据。对于债务人提交的提存申请及有关证据,提存机关应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应予提存。

    2、债务人提交提存物。对债务人的提存请求经审查符合提存条件的,债务人应向提存机关或指定的保管人提交提存标的物,提存机关应予接受并进行妥善保管。

    3、提存机关授予债务人提存证书。提存机关在收取提存申请及提存物后,应向债务人授予提存证书。提存证书与清偿受领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4、通知债权人受领提存物。在提存时,债务人应附具提存通知书。在提存后,应将提存通知书送达债权人。

  • 122人看过2024-01-03

    一、合同提存的概念

    提存是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债务人无法向其支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部门而消灭合同的制度。

    二、提存的程序

    提存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债务人应向清偿地提存机关提交提存申请

    该申请应载明:提存的原因,标的物及其种类、数量,标的物受领人的姓名、地址或者不知谁为受领人的理由等基本内容。此外,债务人应提交有关债务证据,以证明提存申请载明的提存物确系其所负债务的标的物,并还应提交有关债权人迟延或者无法向债权人清偿的相关证据。对于债务人提交的提存申请及有关证据,提存机关应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应予提存。

    2、债务人提交提存物

    对债务人的提存请求经审查符合提存条件的,债务人应向提存机关或指定的保管人提交提存标的物,提存机关应予接受并进行妥善保管。

    3、提存机关授予债务人提存证书

    提存机关在收取提存申请及提存物后,应向债务人授予提存证书。提存证书与清偿受领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4、通知债权人受领提存物

    在提存时,债务人应附具提存通知书。在提存后,应将提存通知书送达债权人。

  • 118人看过2024-01-03

    公证机关提存程序

    (一)债务人应向清偿地提存机关提交提存申请。该申请应载明:提存的原因,标的物及其种类、数量,标的物受领人的姓名、地址或者不知谁为受领人的理由等基本内容。此外,债务人应提交有关债务证据,以证明提存申请载明的提存物确系其所负债务的标的物,并还应提交有关债权人迟延或者无法向债权人清偿的相关证据。对于债务人提交的提存申请及有关证据,提存机关应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应予提存。

    (二)债务人提交提存物。对债务人的提存请求经审查符合提存条件的,债务人应向提存机关或指定的保管人提交提存标的物,提存机关应予接受并进行妥善保管。

    (三)提存机关授予债务人提存证书。提存机关在收取提存申请及提存物后,应向债务人授予提存证书。提存证书与清偿受领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四)通知债权人受领提存物。在提存时,债务人应附具提存通知书。在提存后,应将提存通知书送达债权人。至于通知的义务应由谁承担,在立法上有不同的规定。各国及各地区立法通常规定由债务人通知债权人。

  • 123人看过2024-01-03

    提存的法律后果包括:

    1、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

    2、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3、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未清偿的,提存部门可根据债务人的要求拒绝其领取提存物。

  • 129人看过2024-01-03

    提存,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而消灭债务的制度。

    提存是清偿债务的一种特殊方式,提存公证是指公证处根据债务人的申请,对债务人交付的债之标的物依法进行提存,并转交债权人的活动。公证机关通过把债之标的物(货款、物品)提存到公证机关,待债务人履行完某项义务,再交付债权人的办法,可以维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秩序。

  • 145人看过2024-01-03

    申请人应提交的证明材料:

    (1)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法人应提交法人资格证明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法定代理人应提交与被代理人关系的证明,委托代理人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公民应提交居民身份证。

    (2)合同(协议)、担保书、赠与书、司法文书、行政决定等据以履行义务的依据。

    (3)以提存方式清偿债务的有关证明材料。

    (4)提存受理人姓名(名称)、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

    (5)提存标的物种类、质量、数量、价值的明细表。

    (6)公证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 122人看过2024-01-03
    依据情况而定,已经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能不能消灭,目前还是存在比较大争议的,但普遍已经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作为消灭的对象,应当遵循双方协商为主,单方行使解除权为例外的原则。
  • 116人看过2024-01-0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不成立并不是违约之诉,合同不成立不产生法律效力,也就没有违约责任,合同生效后不履行才会构成违约。

  • 136人看过2024-01-03
    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所以知签字和盖章的效力是一样的。
  • 135人看过2024-01-03
    1、两者含义不同

    合同的成立是指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之间基于各自的真实意思表示,就各自的合同权利义务形成了一致的意见,双方在客观上建立了合同关系。

    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按照法律规定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约束力。

    2、两者所属的范围不同

    合同的成立属于事实判断问题,是回答有没有合同、合同关系事实上是否存在的问题,只要当事人之间就合同内容达成了合意(即一致意见),就产生了事实上的合同关系,至于法律会对该合同做出什么样的评判,与合同的事实存在与否没有关系。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