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股权纠纷
  • 128人看过2024-01-01

    (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持续两年或者两年以上无法召开,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二)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多数,持续两年或者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董事或者实际控制人有持续性的压制、欺诈行为,严重侵害股东利益,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纠正;

    (四)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导致公司可能或者正在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害;

    (五)其他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将造成股东整体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

  • 222人看过2024-01-01

    股东既不是债权人也不是债务人,是所有权人。

    1、股东拥有的是所有权,债权人拥有的是债权。

    2、股东一般不能退股,只能转让。债权到期后,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请求偿还。

    3、拥有公司股份就可以参与公司决策。拥有债权与决策权无关。

    4、股权没有期限。债权一般只有2年的诉讼时效,过期就丧失胜诉权。

    5、股东可以享受分红。债权人最多只有利息。


  • 223人看过2024-01-01

    股权投资(一般长期)是指通过投资拥有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投资企业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权益并承担责任。

    内容:股权投资通常是为长期(至少在一年以上)持有一个公司的股票或长期的投资一个公司,以期达到控制股权的内容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的目的。

    股权投资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2)共同控制,是指按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

    (3)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

    (4)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

  • 155人看过2024-01-01
    一、提起股东知情权诉讼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就可以了,董事或者其他管理人员的行为严重地侵害了股东的合法的知情权时,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股东知情权之诉。所谓股东知情权之诉是指公司股东基于以其知情权受到侵害为由,提起的旨在通过法院强制行使其知情权的诉讼,其形式多种多样,如股东为查阅公司账簿和记录而提起的诉讼,请求公司答复有关问题的诉讼。
    二、具体条件大致有: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155人看过2024-01-01
    一、违法清算股东责任规定是需要承担相对应的连带责任。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公司解散的,应当在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大会确定其人选。即当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以及股东会决议解散时,股东有组织清算组的义务。而当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时,是由人民法院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对公司进行破产清算;当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责令关闭而应当解散时,则由有关主管机关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二、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主张未缴出资股东,以及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者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 139人看过2024-01-01
    股东违法清算公司债务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相关规定可知,清算组成员应当忠于职守,依法履行清算义务。清算组成员不得利用职权受贿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财产。清算组成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所以可知,当股东违法清算公司债务时要承担赔偿责任。
  • 146人看过2024-01-01

    一、股东解散公司诉讼需要书写民事起诉书,然后向人民法院提交。股东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解散公司的前提条件是,一名股东独自或者若干股东累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向人民法院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

    二、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 202人看过2024-01-01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相应的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排期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
    5、宣判
  • 185人看过2024-01-01
    一、法人已注销登记股东可以退出,股东的退出方式有:
    1、股权转让。
    2、公司减资。
    3、要求公司回购。
    4、解散公司。
    5、破产清算退出。
    二、公司股东退出方式包括股权转让、公司减资、要求公司回购、解散公司、破产清算等。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特点。
  • 144人看过2024-01-01
    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处罚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对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应的赔偿。股东侵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顾名思义就是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或公司独立法人的地位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在实务中,常见的是股东恶意掏空/转移公司财产、股东不依法进行清算、股东在清算程序中不配合清算三种情形。此时,对于债权人而言,即可以“揭开公司面纱”,直接要求股东来就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