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股东需要在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解散公司要有法律规定的事由,符合相应的事由(公司经营严重困难等)后,要求解散公司的主体还必须符合法律要求的持股比例,达到上述两个条件后,才可以要求司法解散。如果其他股东不同意解散,那么可以在达到上述条件后要求法院解散。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基金公司是可以向股东借款的。公司向股东借款的,应当依法订立借款合同,约定借款的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事项。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受法律保护。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1、与法人协商,以股权转让替代注销
法人不愿配合注销可能是想继续经营公司,所以可以在符合法律规定和内部管理制度的情况下,将拟注销企业的股权转让给法定代表人。这样可免去后续的清算注销程序,省时省力。
2、以债权人的身份申请破产
破产是公司注销的主要条件之一,如果法人不配合,可以以债权人身份向法院提起破产申请,进而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清算完毕后则办理注销。
3、与行政管理部门沟通解决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目的是为了办理注销的工商变更登记,则可以尝试与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在符合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就办理具体流程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寻求帮助。
4、股会决议解散
召开股东大会,由三分之二的股东表决通过即可,这里的三分之二不是人数,而是占股比例。
5、强制注销
办理强制注销手续,不管法人不配合也好、联系不到也好,都可以强制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