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股权纠纷
  • 201人看过2024-01-18

    持有1%以下的股东还是有担任独立董事的可能性的。

    根据《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独立董事必须具有独立性。

    下列人员不得担任独立董事:

    (一)在上市公司或者其附属企业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主要社会关系(直系亲属是指配偶、父母、子女等;主要社会关系是指兄弟姐妹、岳父母、儿媳女婿、兄弟姐妹的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等);

    (二)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或者是上市公司前十名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及其直系亲属;

    (三)在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5%以上的股东单位或者在上市公司前五名股东单位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

    (四)最近一年内曾经具有前三项所列举情形的人员;

    (五)为上市公司或者其附属企业提供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的人员;

    (六)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七)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人员。

  • 134人看过2024-01-18

    因为对公司履行出资义务是享有股东权利的基础,而并未实际出资的挂名股东,则不会享有基于出资而享有的公司知情权、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转让出资权、收益权等股东权利。

    相反,在公司资不抵债时,因为其股东身份已向社会公示,实际出资人与挂名股东之间的这种私下借名行为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所以挂名股东不但不会享有股东的权利,却存在在其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风险。

  • 143人看过2024-01-18

    一、隐名股东不具有公司股东的身份而无法亲自行使公司股东的权利,比如投票表决权等;

    二、隐名股东所拥有的权利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而显名股东登记于公司文件中,可以对股权进行处分或者滥用股东权利,因此隐名股东的权益可能会被恶意损害,比如未经隐名股东同意擅自向第三人转让股权等等。

    三、隐名股东难以证明与显名股东之间的关系,容易引起纠纷。如果双方未签订合同或者签订了合同却没有注明出资和代持股关系,则隐名股东很难证明自己的身份,从而引发纠纷。

  • 184人看过2024-01-18

    一、股东可以用自己的股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出资的方式包括货币、实物、知识产权的使用权等,但是不能以劳务、商业特许经营权出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货币方式出资的,应当评估作价。

    二、《公司法》

    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225人看过2024-01-18

    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与情形

    1.股东与公司之间发生人格混同,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恶意逃避债务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3.出资不足的补足

    4.抽逃出资

    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5.一人公司的债务

    6.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补足出资的连带责任

    7.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8.股东怠于履行义务,导致无法清算

    9.公司解散时,股东未足额缴纳出资

    10.公司未设立成产生的费用和债权

    11.公司未设立成给他人造成损害的

    12.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

    13.股东抽逃出资,协助人承担连带责任

    14.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转让股份的,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 259人看过2024-01-18

    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认定。

    如果是刑事责任,一般是法人代表和负责决策的人一起负责的,有些股东参与到决策的就一起负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要对公司的经营行为负责,而股东对公司业务有决策权,一般不直接承担责任。

  • 170人看过2024-01-18

    公司法关于股东出资的规定如下:

    一、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二、如果以非货币出资的,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四、如果股东没有足额出资的,要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而且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 588人看过2024-01-18

    注销公司股东身份,只有两种情况,公司解散或终止经营及转让股权。

    公司解散或终止经营的,凭股东会相关文件、公司章程、法院文书等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公司注销,股东身份随同自然解除。

    转让股权方式注销股东身份,首先要把所持股权转让出去,然后单位修改公司章程、股东名,最后单位拿股权转让协议、公司章程修正案、修改后的股东名册和章程,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股东变更。

  • 354人看过2024-01-18

    公司的法人和股东变更后并不影响公司继续存续,公司的主体没有变更,之前的债务仍然是由公司承担,变更后获得股权的股东仅在其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股东本来就不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其变更不影响公司债务的承担。

  • 178人看过2024-01-18
    公司法定代表人损害其他股东权利的,被侵权的股东可以联合或者单独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注意请求监事会提起诉讼的,需要股东们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