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股权纠纷
  • 105人看过2024-01-23
    股东在公司内部转让股份有效。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无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权转让后,公司应当办理变更登记,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104人看过2024-01-23
    股东与股东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法》是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 111人看过2024-01-23
    股东有限责任例外适用的条件如下:

    一、有限责任的正当发生是股东有限责任例外适用的前提;

    二、股东有限责任例外适用的主体是违反了公司法所规定的与股东有限责任之权利相联的各种义务的股东;

    三、股东有限责任例外适用的行为要件是公司股东实施了滥用法人人格的行为;

    四、股东有限责任例外适用的结果要件是公司股东滥用法人人格的行为损害了债权人利益;

    五、股东有限责任例外适用的主观要件问题,无需强调主观故意的要件。

  • 106人看过2024-01-23
    股东有权查阅财务报表,还可以查阅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每个股东均享有知情权,无论是大股东还是小股东。知情权受到侵害可以进行诉讼。
  • 106人看过2024-01-23
    股东有限责任例外适用的条件如下:
    一、有限责任的正当发生是股东有限责任例外适用的前提;
    二、股东有限责任例外适用的主体是违反了公司法所规定的与股东有限责任之权利相联的各种义务的股东;
    三、股东有限责任例外适用的行为要件是公司股东实施了滥用法人人格的行为;
    四、股东有限责任例外适用的结果要件是公司股东滥用法人人格的行为损害了债权人利益;
    五、股东有限责任例外适用的主观要件问题,无需强调主观故意的要件。
  • 105人看过2024-01-23
    股东要承担下列责任:
    1、按时足额缴纳出资;
    2、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
    3、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于公司的债务只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4、其他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104人看过2024-01-23
    股东可以请求公司合并分立。
    公司合并和分立,应当由公司的股东会做出决议,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对公司合并和分立做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 115人看过2024-01-23

    《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根据相关法规,最迟应在次年的4月30日前制作完成并提交有关主体),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20日以前,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

    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下列财务会计报表及附属明细表:

    (1)资产负债表;(2)损益表;(3)财产状况变动表;(4)财务情况说明书;(5)利润分配表。公司除法定的财务会计账册外,不得另立会计账册。

  • 110人看过2024-01-23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指股东享有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其他股东拟转让股权的权利。股东之间基于相互信任而共同投资,优先购买权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特有的一种法定权利,体现了对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维护,并有效保证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老股东通过行使优先购买权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权。
  • 111人看过2024-01-23

    企业债务清欠企业的存在合法性,官方未予承认,但也未明确否认,处于法律的边缘。债务清欠公司是现在社会上新兴的一种公司,主要业务是为债权人追缴欠款。债务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有法律的规定,这种清欠公司虽然是以债权人的名义进行清欠行为,但是清欠手段却经常突破法律的规定造成违法事件。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