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不一定,因为有很多研究表明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更多是为了对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
股权质押可以为公司带来资金,但这并不是股权质押的全部目的,股权质押还可以在很多地方产生影响,股权质押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带来现金,所以股权质押不一定说明公司缺乏现金。
股权质押登记手续在哪里办理
负责出质股权所在公司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股权出质登记机关。
1、股权质押登记部门
2、股权出质登记的性质和效力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股权出质登记,属于政府职能中的公共服务范畴。
3、股权出质登记事项
股权出质登记事项有三项:
(1)即出质人和质权人的姓名或名称;
(2)出质股权所在公司的名称;
(3)出质股权的数额。
出质人和质权人的姓名或名称事项,出质人和质权人是自然人的,是指其法定身份证件上记载的姓名;
出质人和质权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是指其登记证书或者合法成立证明上记载的名称,如企业营业执照上记载的企业名称、事业单位登记证书上记载的事业单位名称等。
出质股权所在公司的名称事项,是指公司营业执照上记载的公司名称。出质股权的数额事项,是指质权合同中记载的出质股权财产的数量。
股权质押又称股权质权,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公司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
按照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有关担保的法律制度的规定,质押以其标的物为标准,可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股权质押就属于权利质押的一种。股权质押的主体包括出质人和质权人。
在股权质押过程中,出质人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将其拥有的公司股权收益权让渡给交易对手方质权人。相应地,质权人支付事先约定的、一般不超过股权的收益权价值的对价。
因此,在股权质押完成后,出质人通过设立、让渡股权标的物获得质权人对价而成为债务人,质权人成为债权人,并以质押股权作为其债务的担保物权。
股权质押在质押期间,出质人作为公司股东的身份不变,未经出质人公司其他股东同意,质权人不得转让出质股权;未经质权人同意,出质投资者不得将已出质的股权转让或再质押。
综上所述,办理这个股权质押登记的话是要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去办理的,不过在办理之前要携带好相关资料,并且在办理前要再三思考好,因为这个股权质押其实就是出质人以其拥有的公司股权来设立的质押,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
股权登记日提前几天通知?
股权登记日一般会提前七天通知,并股权登记日会在公告中提前公布的,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或召开股东大会的时候,需要定出某一天,界定哪些主体可以参加分红、参与配股或具有投票权利,定出的这一天就是股权登记日。也就是说,在股权登记日这一天收盘时仍持有或买进该公司的股票的投资者是可以享有此次分红或参与此次配股或参加此次股东大会的股东,这部分股东名册由证券登记公司统计在案,届时将所应送的红股、现金红利或者配股权划到这部分股东的帐上。
股权登记日后的下一个交易日就是除权日或除息日,这一天购入该公司股票的股东不再享有公司此次分红配股。
所以,如果投资者想得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分红、配股权,就必须弄清这家公司的股权登记日在哪一天,否则就会失去分红、配股的机会。
根据《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规定,股东大会通知中应当列明会议时间、地点,并确定股权登记日,其中股权登记日与会议日期之间的间隔应当不多于7个工作日。
同时,股权登记日通常在股利宣告日的两周以后,如果投资者在股权登记日收盘之前持有该股,或者,在股权登记日之后,卖出该股,则会享受这次分红派息;如果投资者在股权登记日之后买入该股,则不能参加这次分红派息。
比如,某股票进行分红派息,其中股权登记日为11月8号,则投资者在11月7号买入该股,11月9号卖出该股,可以享受这次分红派息。
1、出资不实瑕疵中的法律风险。即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认缴出资额,法律规定出资不实的股东应补缴出资,多发生于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出资中。因此,对出让人出资种类的考查,也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非货币出资,容易发生出资不实的情况。
2、出资不到位(违约)瑕疵股权转让中的法律风险。即股东出资不按时、足额缴纳,该股东除补足出资外,应对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对出让人缴纳出资实际情况的考察,也是十分必要的。
3、虚假出资瑕疵中的法律风险。即股东根本未出资,采用欺骗手段获得登记机关的信任。在发生虚假出资的情况下,该股东不仅应补足出资,而且还要承担行政处罚的法律责任。
我国的法律中并没有对股权登记日提前几天通知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股权登记日由公司在股东大会之后决定的,一般会在公司的官网提前公布告知股权登记日,一般是在年报公布之后会公布股权登记日,可以到公司的官网去关注一下。
股权转让生效要件:
(1)协议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不违背公序良俗;
(4)合同标的须确定和可能;
(5)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6)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
(7)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
股权确认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我国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对确认之诉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没有明确规定,股东资格确认纠纷诉讼时效适用一般的诉讼时效,是3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