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股权纠纷
  • 141人看过2024-01-2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新的公司法实施后,公司股东出资从实缴出资变成认缴制,设立公司时股东不需要实缴,只需要在规定的期限认缴即可。
  • 147人看过2024-01-24

    《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通过股权转让方式退出公司。股权转让方式包括股东之间转让和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两种方式。

    1、股东之间转让股权

    《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2、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

    《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3、公司章程对股份转让的规定

    《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115人看过2024-01-24

    1.表决权,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分取红利的权利,

    4.剩余财产分配权,

    5.查阅公司会议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权,

    6.增资优先认购权,

    7.转让出资权,

    8.优先购买其他股东转让的出资权,

    9.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的权利。

    其中,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查阅公司会议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权、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等身份性质的权利主要依据股东资格取得和享有,与实际出资无关。但是与股东投资行为相关的表决权、分红权、剩余财产分配权、增资优先认购权直接涉及公司的财产权,需按照股东实缴的出资比例行使。违反出资义务的股东,虽然名义上取得了股东资格,但由于其没有实施真实的投资行为,不仅没有使公司以其资本进行经营产生利润,也没有以其投资承担公司经营风险。因此,基于公平原则,没有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不能享有上述按出资比例确定的各项股东权利。在没有补足应缴出资款之前,应当对其相应的股东表决权、分红权、剩余财产分配权、增资优先认购权加以限制。

  • 126人看过2024-01-24

    1、个人独资公司增加股东需要向工商局申请变更公司的性质,可以到当地的工商局提交申请,注销现在的公司,重新注册一家公司,即可增加股东。

    2、个人独资公司指一个自然人投资,全部资产为投资人所有的营利性经济组织。是一种很古老的企业形式,个人担当企业的盈亏。个人独资的企业全部财产为投资个人所有,也是企业财产的唯一拥有者。所以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事务有绝对的控制权与支配权,不受任何人的干预。

  • 152人看过2024-01-24
    公司法人损害股东利益的赔偿需要双方协商,或按照造成的实际损失赔偿。股东可要求董事会以公司的名义起诉法定代表人要求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董事会不履行职责任,可要求监事会以公司的名义向法院起诉。如果监理事会也不履行职责,股东可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起诉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责任。
  • 112人看过2024-01-24
    股东未实缴出资应承担违约责任。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 127人看过2024-01-24
    妻子代替丈夫签订合同有没有法律效力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丈夫委托妻子签订合同或者丈夫追认妻子签订合同的行为,则签订的合同有效。
  • 159人看过2024-01-24

    1、知情权的范围

    《公司法》第33条规定股东可以查阅和复制下列文件下列5种文件分别是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以及财务会计报告。

    2、知情权的行使

    股东行使知情权的应当先向公司提出申请,明确查询的范围和内容,同时要说明查询目的,如果公司拒绝股东的查询申请的,股东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235人看过2024-01-24

    新股东对公司原债务一般而言是不要承担责任的。但如果该股东没有缴清出资的,则应当承担继续缴清出资的责任。公司的债务由公司的法人承担,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公司股东的主要义务:

    1、股东需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

    2、需要按照约定,足额出资,也不得有抽逃出资的行为。

    3、不能滥用自己作为股东的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如果有损害的话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 112人看过2024-01-24

    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股东,也可以不是股东。由谁担任法定代表人由股东(或股东会)决定。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的最高行政负责人,根据公司章程赋予的权限行使职责。法定代表人对股东(或股东会)承担责任和享有权利。因此,非股东法定代表人应与股东(股东会)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如果没有签订聘用合同,则存在很大风险。一个公司只能有一个法定代表人,但一个法人可以同时担任多个公司的法人。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