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设立与经营纠纷
  • 100人看过2024-01-02

    未按照规定保管发票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目前的正规做法是,向税局专管员报告情况,发布发票遗失告示(登报声明),然后等待并接受税局处理。

    但是税局管理目前有一个漏洞,个别地方对冲红票对应的原发票不加以缴销检验,所以如果你不声张,极有可能会没事,当然税务有各种检查,只要被查出就属于情节严重,加重处罚。另外,如果丢失的发票被受票方拿去抵扣了,则你公司就涉嫌虚开发票,这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个比较重的犯罪。

    1。进入金税系统,点普通发票开具(和正常开具的界面一样),点击上方负数字样,输入原错误发票的代码和发票号,开具红票。

    2。开具现在正确的蓝字发票。

    3。红字和蓝字发票一起做账,两笔蓝字两笔红字,摘要:发票重开。

  • 100人看过2024-01-02

    开票人与收款人可以写同一个人的名字,也就是企业所有者的名字,复核人另外填一个名字,也就是公司会计人员的名字,要求是三个人的名字有两个不相同。

    通常来说,收款人是公司出纳,复核是有相关权限的会计人员,具体查询公司的财务规章制度和人事部门的员工职责安排。

    国家税务总局于2024年12月27日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四条发票的基本内容包括:发票的名称、发票代码和号码、联次及用途、客户名称、开户银行及账号、商品名称或经营项目、计量单位、数量、单价、大小写金额、开票人、开票日期、开票单位(个人)名称(章)等。

    省以上税务机关可根据经济活动以及发票管理需要,确定发票的具体内容。

  • 100人看过2024-01-02
    申请被驳回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
    1缺少材料(申请ICP许可证有些相关材料在官网上会有模板,但有些材料是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编写的);
    2网站不符合要求(与申请的许可证业务不符,需要对公司网站进行修改)
    其他驳回原因在系统中会标红显示并有相应提示,根据提示修改即可。
  • 100人看过2024-01-02
    纳税筹划的3种形式:

    1、税额式纳税筹划

    通常,税额式纳税筹划主要是利用减免税优惠达到减少税收的目的,在税额式筹划方式中,主要是利用税法规定的减税、免税优惠来达到减少应纳税额的目的,其一般不需要经过太复杂的计算。但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税额式纳税筹划技术,必须充分了解有关的税收减免政策规定。

    2、税基式纳税筹划

    企业想要减轻纳税负担,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减少税基。一般来说,由于流转税的税基是销售额或营业额,降低税基难以操作。所以,纳税筹划降低税基主要表现在所得税方面。固纳税筹划降低税基的主要做法,是在遵守各项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增加成本支出或费用摊销。常见的筹划手段和方法为:筹资方式选择、费用摊销、存货计价、折旧计算、资产租赁等等。

    3、税率式纳税筹划

    税率式纳税筹划一般是指利用国家税法制定的高低不同的税率,通过制定纳税计划来减少纳税的方法。有关于以该形式开展纳税筹划,其筹划手段主要包含:(1)价格转移纳税筹划;(2)选择低税率的行业进行投资;(3)选择低税率的地区进行投资。从而使得企业实现以较低的税率用于纳税申报。

  • 100人看过2024-01-02
    纳税筹划的3种形式:
    1、税额式纳税筹划
    通常,税额式纳税筹划主要是利用减免税优惠达到减少税收的目的,在税额式筹划方式中,主要是利用税法规定的减税、免税优惠来达到减少应纳税额的目的,其一般不需要经过太复杂的计算。但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税额式纳税筹划技术,必须充分了解有关的税收减免政策规定。
    2、税基式纳税筹划
    企业想要减轻纳税负担,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减少税基。一般来说,由于流转税的税基是销售额或营业额,降低税基难以操作。所以,纳税筹划降低税基主要表现在所得税方面。固纳税筹划降低税基的主要做法,是在遵守各项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增加成本支出或费用摊销。常见的筹划手段和方法为:筹资方式选择、费用摊销、存货计价、折旧计算、资产租赁等等。
    3、税率式纳税筹划
    税率式纳税筹划一般是指利用国家税法制定的高低不同的税率,通过制定纳税计划来减少纳税的方法。有关于以该形式开展纳税筹划,其筹划手段主要包含:(1)价格转移纳税筹划;(2)选择低税率的行业进行投资;(3)选择低税率的地区进行投资。从而使得企业实现以较低的税率用于纳税申报。
  • 160人看过2024-01-02
    增值税免税和零税率区别:
    纳税人销售零税率货物在税法规定具有纳税的义务,但由于规定税率为零,纳税人无税可纳。而免税则指国家根据政策的需要,免除纳税人缴纳税款的义务。

    纳税人销售零税率货物既然有纳税义务,同样具有抵扣税额的权利,从形式上表现为退给纳税人在各个流转环节已缴纳的税款。而免税则规定免除纳税人纳税的义务,同时也规定生产销售免税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即纳税人必须放弃抵扣税款的权利。

    两者差异

    1、计税:

    零税率:零税率是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时,销项税额按照0%的税率计算,进项税额允许抵扣。

    免税:增值税中的免税只是免去某一生产、流通环节的税款,其他各环节税款则不能免除,且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

    2、核算:

    零税率:实行零税率的其进项税额允许抵扣,涉及进项税额的退还。同时,销售零税率的货物,其销售额计入全部销售额,销项税额为0。因此,零税率货物进项税额需要进行核算,销项税额不需要进行核算。

    免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会计核算中进项税额直接计入货物的成本。销售免税货物,只能开具普通发票,其收入计入销售收入,不计算销项税额。因此,免税货物的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都不需进行核算。

  • 100人看过2024-01-02
    1、一般纳税人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基本示例:

    A公司4月份购买甲产品支付货款1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甲产品含税销售额为23400元。

    进项税额=1700元

    销项税额=23400/(1+17%)×17%=3400元

    应纳税额=3400-1700=1700

    2、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 100人看过2024-01-02

    一、一般计税方法

    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二、简易计税方法

    1、销售额的计算

    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简易计税方法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纳税人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2、发生折扣折让的销售额的确定

    纳税人提供的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应税服务,因服务中止或者折让而退还给接受方的销售额,应当从当期销售额中扣减。扣减当期销售额后仍有余额造成多缴的税款,可以从以后的应纳税额中扣减。

  • 100人看过2024-01-02
    1、一般纳税人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基本示例:

    A公司4月份购买甲产品支付货款1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甲产品含税销售额为23400元。

    进项税额=1700元

    销项税额=23400/(1+17%)×17%=3400元

    应纳税额=3400-1700=1700

    2、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 100人看过2024-01-02
    1、一般纳税人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基本示例:

    A公司4月份购买甲产品支付货款1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甲产品含税销售额为23400元。

    进项税额=1700元

    销项税额=23400/(1+17%)×17%=3400元

    应纳税额=3400-1700=1700

    2、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