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人看过2024-01-06
公司章程法人的规定事项如下:
1、公司名称和住所;
2、公司经营范围;
3、公司注册资本;
4、股东姓名;
5、股东投资方式、投资金额、投资时间;
6、公司机构及其生产方式、职权、议事规则;
7、公司法定代表人;
8、股东会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字盖章。
-
196人看过2024-01-06
法人独立财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是独立于国家的财产。国家财产分为国库的财产和国家授权给机关、厂矿企业经营管理的财产,这两者是必须分开的。
2、是独立于主管机关的财产。
3、是独立于其他企业或法人的财产。
4、独立于个人的财产。
-
287人看过2024-01-06
1、股东会决议代表公司的最高效力,公司应当按照股东会的决议行事,但股东决议作出的程序或者内容违法的,可以要求撤销该决议。
2、公司股东会决议的效力分为如下种类:
(1)按照是否形成合意,分为成立和不成立两类;
(2)成立的股东会决议按照是否生效,区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类;
(3)有效的股东会决议按照其效力是否存在瑕疵,分为可撤销的股东会决议和不可撤销的股东会决议。也就是股东会决议的效力实际有四种情况:不成立、成立但无效、成立但可撤销、成立且有效
-
142人看过2024-01-06
法人清算程序如下:
1、成立清算组,自愿解散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大会确定。强制解散的,由主管机关从股东、有关机关及其专业人员指定;
2、开展清算工作,清算组自成立之日起接管公司,开展以下业务:接管公司财产;结算公司没有业务;收取债权,清理债务;剩余财产的分配;注销公司法人资格,吊销营业执照;
3、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并在六十日内至少在报纸上公布三次。未收到通知的,应当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申报债权;
4、提出清算方案,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制定清算计划,报股东大会讨论通知或主管部门确认。
-
274人看过2024-01-06
企业法人资格取得条件:
1、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章程;
2、有自己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的设施;
3、企业符合国家规定并与其生产经营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数额和从业人员;
4、企业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5、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经营范围。
-
206人看过2024-01-06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流程如下:
1、确定公司名称,到工商局核名,准备办公场所;
2、核名通过后申领营业执照,法人、监事、股东都需到场签字或盖章;
3、到公安机关指定点刻公章和财务章;
4、到银行开立基本户,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申领发票。此外,还需编写公司章程,进行验资,并报工商局备案,经营期间应当注意按时报税。
-
205人看过2024-01-06
1、法人代表和法定代表人有区别。
2、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3、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法人的利益,按照法人的意愿行使法人的权利。法定代表人负责组织和领导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外代表企业,全权处理一切民事活动。法定代表人的权力由法人赋予,法人对法定代表人的正常活动承担民事责任。但代表人的行为超出法人授予的权利范围的,法人可以承担责任。
-
126人看过2024-01-06
1、分立后的企业分得的有效资产与其分担的债务基本相当,或分立后的企业资产足以保证其履行所分担的债务的,一般宜按分立协议的约定确定债务承担主体。
2、分立协议约定的事项不得对抗第三人。企业分立导致债务转移,根据“债务转移须经债权人同意”的基本法理,债权人应为协议的一方当事人。另外,企业分立行为一般为企业的单方行为,企业分立时关于债务承担的协议不具有约束、对抗债权人的效力。
-
227人看过2024-01-06
公司名称的要求如下:
1、企业法人必须使用独立的企业名称,名称中不得包含另一个法人名称;
2、企业名称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汉字;
3、企业名称不得含有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违反社会公共道德、不符合民族和宗教习俗的内容;
4、企业名称不得包含违反公平竞争原则、可能误认公众、损害他人利益的内容;
5、企业名称不得包含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
6、申请设立登记的企业名称不得与其他企业变更名称不满三年的原名称相同,也不得与注销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不满三年的企业名称相同。
-
178人看过2024-01-06
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指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领域,也是公司具有什么样的生产项目、经营种类、服务事项。公司确定经营范围,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投资者需要知道公司资金的投向,也就是资金投入的项目和承担风险的界限;
2、公司在经营中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的大体界定;
3、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可以认识自己权限所及的领域;4、建立和维护一定的管理秩序、经营秩序,防止无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