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设立与经营纠纷
  • 100人看过2024-01-07

    1、企业兼并要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为指导,使存量资产向需要发展的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生产短线产品的企业流动,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流动。

    2、企业兼并应遵循自愿、互利和有偿的原则,在市场竞争中进行,实现优胜劣汰。不能用行政命令强制或阻挠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

    3、企业兼并要注重实效,其衡量标准是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社会效益。

    4、企业兼并除国家有特殊规定者外,不受地区、所有制、行业和隶属关系的限制。

    5、企业兼并既要促进规模经济效益,又要防止形成垄断,以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竞争。

    6、商业企业的兼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方便人民生活。一些经营蔬菜、小百货和从事其他生活服务的小型商业、服务业门店,在兼并时应统筹考虑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向。

  • 100人看过2024-01-07

    1、因经营过错向法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法律规定,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承担对第三人的责任后,可以追偿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员的赔偿责任。

    2、法定代表人因单独或者共同侵害单位财产可能承担的民事侵权法律责任。

    3、因违法行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比如罚款、拘留等。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 100人看过2024-01-07

    1、核准名称,确认公司类型、名称、注册资本、股东及出资比例后,前往工商局或提交在线核名申请;

    2、提交材料,核名通过后,确认地址信息、执行信息、经营范围,在线提交预申请,在线预申请通过后,按照预约时间去工商局提交申请材料;

    3、领取执照,将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和办理人身份证原件带到工商局接收营业执照正副本;

    4、刻章等事项,凭营业执照,到公安局指定刻章点办理,公章、合同章,法人章、发票章。

  • 100人看过2024-01-07

    1、《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方式包括:货币、实物、知识产权的使用权等,劳务、商业特许经营权不能用来出资。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货币方式出资的,应当评估作价,不得过高估价。

    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100人看过2024-01-07

    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事实行为,其中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是有相应条件的,具体如下: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有效发生,是当事人实现意思自治目的的关键。但是,民事法律行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具备完全有效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可能因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否健全、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是否违法及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而受影响。因此,民事法律行为除有效外,还包括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等其他效力形态。

    二、哪些是无效的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2、下列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二)显失公平的。

    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另外,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期限,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所附期限届满时生效。

  • 100人看过2024-01-07

    公司解散的原因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一般解散的原因、二是强制解散的原因、三是股东请求解散,下面是对这三种公司解散原因的具体介绍。

    公司解散的原因有三大类:一类是一般解散的原因;一类是强制解散的原因;一类是股东请求解散。

    1、一般解散的原因是指,只要出现了解散公司的事由公司即可解散。

    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一般解散的原因有: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但在此种情形下,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而使公司继续存在,并不意味着公司必须解散。

    (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2、强制解散的原因

    强制解散的原因是指由于某种情况的出现,主管机关或人民法院命令公司解散。公司法规定强制解散公司的原因主要有:

    (1)主管机关决定。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作出解散的决定,该国有独资公司应即解散。

    (2)责令关闭。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主管机关依法责令关闭的,应当解散。

    (3)被吊销营业执照。

    3、请求解散的原因

    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在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 100人看过2024-01-07

    1、清算组妨碍清算的侵权赔偿责任

    A.清算组未履行向债权人通知和公告义务,导致债权人未及时申报债权而未获清偿,公司债权人可以主张。

    B.执行未经确认的清算方案给公司或债权人造成损失,公司、股东或债权人可以主张。

    C.清算组从事清算事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给公司或债权人造成损失,公司和债权人可以主张。

    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即清算义务人)妨碍清算的侵权赔偿责任

    A.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灭失,在造成损失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

    B.怠于履行义务,导致公司主要财产、账册、重要文件等灭失,无法进行清算,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C.在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或者未依法清算,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上述责任主体承担责任。

    3、股东或发起人出资不足的补充连带责任

    未缴出资股东以及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4、承诺第三人的补充连带责任

    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在工商登记部分承诺承担法律责任的第三人可以承担民事责任。

    5、内部责任分清

    上述责任人为二人以上的,其中一人或数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主张其他人员按照过错大小分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以支持。


  • 101人看过2024-01-07

    1、程序合法和结果公平;

    2、能够平衡公司法的利益主体的利益;

    3、不能违背基本的市场规则,要坚持投资、风险、收益相一致的原则;

    4、对中小股东的保护措施必须健全,同时这些措施不能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

  • 101人看过2024-01-07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设立有限责任公司需具备的条件有:

    1、有五十个以下股东;

    2、有符合法律规定制定的公司章程;

    3、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4、有公司名称、住所;

    5、有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 102人看过2024-01-07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有哪些?
    (一)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
    (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或者募集的实收股本总额;
    (三)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四)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五)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六)有公司住所。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