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称变更后,公司原名称无效,但该名称在变更后一年内不得使用,有投资关系或者受让企业名称的除外。
人民法院或者企业登记机关依法认定企业名称应当停止使用的,企业应当自收到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或者企业登记机关的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办理企业名称变更登记。名称变更前,由企业登记机关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代替其名称。企业逾期未办理变更登记的,企业登记机关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完成变更登记后,企业登记机关将其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吊销公司的法定代表不可以担任董事,根据法律规定,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被吊销营业执照公司的法人代表,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内,不得担任其他公司的董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二)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
(三)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
(四)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五)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
公司违反以上规定选举、委派董事、监事或者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该选举、委派或者聘任无效。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出现本条以上所列情形的,公司应当解除其职务。
不需要。
股权变更协议原则上只需要变更双方当事人签字即可;其次,关于此股权变更的股东会决议需要二分之一以上股东的签字同意,当然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同时股东会决议也是办理工商登记需要的必备材料之一。况且,开股东会一般都会有股东缺席,要求所有股东全部到场签字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强制要求每次股东会股东都必须全部到场,可能难以组织召开股东会,这样不利于公司决策的形成、发布与实施。
如果被列为经营异常名录,对企业的名誉可是不小的损失,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可以体现出来:
后果一:载入经营异常名录记录将伴随“终生”。只要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就要向社会进行公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即使恢复移出了经营异常名录,曾经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痕迹仍将伴随“终生”。
后果二:政府部门实施信用联合惩戒。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在申请办理各类登记备案事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资质审核、从业任职资格等有关事项时,行政管理部门将予以审慎审查。同时,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后果三:日常经营活动受限。目前,经营异常名录信息已被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贷款、担保、保险等商事活动的参考依据。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金融机构可能因此而不受理其银行开户、贷款等业务。
后果四:信用受疑交易相对方拒合作。市场交易相对方在选择交易对象时,也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商事主体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查,甚至取消与其进行的合作。
后果五:载入满三年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按照法律规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满3年仍未履行信息公示义务的企业,将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并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是经营异常名录状态持续的结果,是更严重的失信行为,将受到全社会更为严厉的惩戒。
后果六:企业负责人任职将受限。根据法律规定,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董事、监事、高管的相关信息将纳入信用监管体系,任职资格相关事项受到限制,三年内不得担任其他商事主体的董事、监事及包括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等在内的高级管理人员。
一、公司融资后员工发钱么,工资会进行调整吗?
公司融资后员工是否发钱是否对工资进行调整是根据公司的发展方针所规定的,法律上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年度调整是公司层面的,有时候是普调,有时候是调整一部分,根据公司的生产效益、赢利税收及员工的年度表现,给予5%-30%不等的调整。
二、员工加薪的几种形式
1、转正加薪:
员工入职时,试用期的薪资一般至少为转正薪资的80%,根据岗位重要性、试用期长短分为80%、90%二档;当然也有业务类、技术类等特殊岗位,入职时只约定试用期薪资的。那么员工转正时,根据试用期考察和小结,对其试用期的工作进行综合评定,是试用终止、延长试用期还是如期转正;如期转正时分二种情形,一种是正常转正,按入职时约定的转正薪资确定;而另一种未确定转正薪资的也分二种情形,一种是约定了转正薪资的上下限,根据试用期表现及岗位匹配度,结合其上级领导、分管领导的意见定薪,另一种未确定,根据试用期表现及岗位匹配度、市场行情、本人期望值,结合其上级领导、分管领导的意见定薪。当然不确定转正薪资是有较大风险,如果因此而造成人员流失也是得不偿失,所以要谨慎选择,只针对极少数特殊岗位。
2、升职加薪:
升职的人员一般会有薪酬的调整,最少岗位工资是可以调整的了。公司目前的做法是,对升职的人员有三个月的升职考察期,这个考察不但要象试用期考察一样写书面小结、领导推荐,还需要做部门内上下级、平行部门、本人、客户(不与外在客户接触者,可根据生产流水线上下流程部门或对口部门)的360度评价。考察的三个月内薪资不调整,如果确实表现优秀、考察合格,那么不但三个月后给予加薪,而且还会补加这三个月的差额部分。
3、特殊加薪:
特殊加薪一般是做出了重大贡献、技术水平提升明显、潜力股等等。一方面是员工自己或直接上级申请,经公司流程审批;另一方面是民营企业的特例吧,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细节上得到了老板的青睐,那么由老板提出来加薪,这也是员工们引以为傲的事情。加薪会由人力资源部出具薪酬调整通知单,通知本人加薪理由、加薪时间、加薪幅度、注意事项等等。
4、年度调整:
年度调整是公司层面的,有时候是普调,有时候是调整一部分,根据公司的生产效益、赢利税收及员工的年度表现,给予5%-30%不等的调整。当然如果是特殊人才或特殊岗位,也可能有调整幅度超过30%的。普调其实才是最难调的,毕竟众口难调,需结合市场行情、岗位重要、绩效结果、上级评价等多方面考核,一般是由人资部门拟定普调方案,经审批成文后,由各部门拟定初稿,经人资部复核,总经理办公会议联合讨论、逐部门逐人的审定完成的。每到调薪的时候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切记要做好薪酬面谈及员工的思想安抚工作。
5、福利补充:
面对员工的调薪申请、奖励表彰、物质激励,有时候可以利用公司福利政策和奖金、特殊津贴予以调整和补充。比如员工的工龄奖完善、岗位工资的递进方案补充、团队奖金、个人福利,比如还有福利券、旅游券、培训课程等多种方式。
一、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关系有什么
1、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关系是附属关系。子公司由母公司设立,并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在法律上,子公司属于独立的法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母公司对子公司有不同程度的控制权,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股份的占有或控制协议而产生。设立子公司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设立条件,并办理相应的设立手续。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四条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二、子公司和分公司的区别是什么
1、主体资格不同。
子公司具有独立的主体资格,享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分公司则不具有独立的民事和商事主体资格,不具有法人资格。
2、称谓不同。
分公司不具有独立的名称,子公司有自己独立的名称。
3、独立性不同。
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在法律上其意志是独立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不能进行直接的命令指挥。分公司作为本公司的分支机构,其业务的执行、资金的调动完全受制于本公司。
4、财产关系不同。
在财产关系结构上,子公司虽然有母公司的参与,但仍有属于自己的财产。分公司的财产则全属于本公司,是本公司财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关于分公司与子公司,这是很容易搞混淆的。其实可以从名称上区分二者,一般子公司是有自己独立的名称,但是分公司并没有独立的名称,其名称应冠以隶属公司的名称。特别注意的是,分公司没有自己的独立财产,其实际占有、使用的财产是总公司财产的一部分,列入总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