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财产权利人要求取回财产的,应当在破产财产变价方案或者和解协议、重整计划草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表决前提出。
②权利人逾期主张取回相关财产的,应当承担延迟行使取回权增加的相关费用。
2、行使途径
①权利人主张取回相关财产的,应当向管理人提出。
②管理人不予认可,权利人有权以债务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权行使取回权。
③权利人依据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的相关生效法律文书向管理人主张取回所涉争议财产,管理人以生效法律文书错误为由拒绝其行使取回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取回条件
权利人行使取回权时应依法向管理人支付相关的加工费、保管费、托运费、委托费、代销费等费用。
4、取回标的
①权利人行使取回权,一般限于取回原物。
②取回变价款
对债务人占有的权属不清的鲜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财产或者不及时变现价值将严重贬损的财产,管理人及时变价并提存变价款后,有关权利人有权就该变价款行使取回权。
③取回保险金、赔偿金或代偿物(代偿取回权)
债务人占有的他人财产毁损、灭失,因此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代偿物尚未交付给债务人,或者代偿物虽已交付给债务人但能与债务人财产予以区分的,权利人有权主张取回该保险金、赔偿金、代偿物。
5、取回权行使的对价给付
权利人行使取回权时未依法向管理人支付相关的加工费、保管费、托运费、委托费、代销费等费用,管理人拒绝其取回相关财产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签订股份回购协议到时间不回购,一般通过协商解决,不能达成一致的可以诉讼解决。
股权回购条款的法律效力
股权投资协议(包括股权受让、股权增发、发起入股等)约定的回购条款,通常可分为三种权利义务模式:
(一)回购为回购方的权利,即持股方的义务,只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回购方就有权要求持股人将股权出售给自己,持股方应出售给回购方;
(二)出售方的权利即回购方的义务,出售方有权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求回购;
(三)双方的权利义务,即双方的任何一方都有权在一定条件下请求对方回购自己的股权或者回购对方的股权。
回购条款的法律效力上来说,可能也有三种情形:
(一)预约合同性质,如合同约定了一方在一定条件下回购对方的权利或义务,而回购价格应是在评估审计的基础上进行确定,那么这个合同就是回购合同的预约合同;
(二)合同成立未生效,这里可能包括成立附条件生效、成立附期限生效和成立待批准后生效;
(三)合同成立且生效,即在投资合同中就明确了回购的交易条件,此时无须再签订回购合同就可以进行回购交易了,该回购条款就是成立且生效的条款。
股东出资后不得撤资,如果股东想退出,须通过股权转让、公司减资或者公司清算加以实现。就股权转让而言,一是其他股东收购该股东的股权,二是该股东将所持公司的股权转让给第三人。股权转让价格双方协商确定。就公司减资而言,股东会做出减资决议,该股东减资从而退出公司。就公司清算而言,股东会做出解散清算的决议,公司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按照法定顺序清偿债务后,公司还有剩余财产的,则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分配,公司予以注销。
餐饮类公司常见的有餐饮公司和餐饮管理公司两种,这两种公司的营业执照一样,不同之处大体在于,餐饮公司经营的是餐饮行业,通俗来说就是开饭店,开餐厅的。而餐饮管理公司有两种,一种是自有实体经营,策划和管理下属餐饮企业;另一种是为其它餐饮企业提供咨询、培训和委托管理服务。当然,餐饮公司和餐饮管理公司也可以做一样的行业和一样的经营范围。
两者常见的经营范围主要有:餐饮服务、食品流通、企业管理咨询、食品生产、食品销售等。相比较而言,餐饮管理公司经营范围重点在于管理,比如,餐饮企业管理、餐饮投资管理、餐饮管理咨询、餐饮项目策划及投资、食品加工技术咨询及转让、餐饮资源整合管理、餐饮文化交流及餐饮产品展览等。而餐饮公司则主要侧重于餐饮服务。比如,制作中式餐饮、西式餐饮、凉菜制作、烧烤熟肉以及酒水、饮料和预包装食品等食品许可项目。
2、投资公司的投资业务和直接经营的业务应予区分。投资公司经营范围中的“投资”是指该公司投资某行业、产业的范围,而不表示该公司直接经营该项业务。
3、内资设立的投资公司,其投资的领域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外,核定经营范围时,对其投资的范围可以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述。投资公司除投资外,可以直接经营其他业务,直接经营的业务,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报经审批的,应报有关部门审批.
注册资本是法律上规定的强制性要求,而实收资本则是企业在实际业务中遵循法律规定的结果,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在现行制度下,它们在金额上又是相等的。
注册资本是公司在设立时筹集的、由章程载明的、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资本,是股东认缴或认购的出资额。
公司印章主要分为五种:
(一)公章,用于公司对外事务处理,工商,税务,银行等外部事务处理事需要加盖。
(二)财务专用章,用于公司票据的出具,支票等在出具时需要加盖,通常称为银行大印鉴。
(三)合同专用章,顾名思义,通常在公司签订合同时需要加盖。
(四)法定代表人章:用于特定的用途,公司出具票据时也要加盖此印章,通常称为银行小印鉴。
(五)发票专用章,在公司开具发票时需要加盖。
1、特许人的合法性
特许人是否合法主要看该特许人能否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其执照年是否经过了年检,其注册的住所地与其实际营业地是否一致特种行业需要相关部门批准的,看是否取得批准,例如需要取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办法的卫生许可证,注意查看卫生许可证载明的卫生许可的范围。这些可以在工商部门查询企业信息,必要时委托律师调取其工商登记档案资料。
2、特许人有无自己的经营资源
经营资源包括注册商标、专利、专有技术、成熟的经营模式等。这一问题考查起来比较复杂,主要看特许人能否提供商标注册证书、专利证书、加盟手册、操作指南等。实践中,不少特许人向加盟者提供的商标注册申请受理书,这与注册证书有着天壤的区别。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但是能否获得注册则需要符合比较严格的条件和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期限,其申请有可能不被注册。因此,对其提供的商标注册证书或者受理证书、专利证书的真伪可以通过中国商标网、专利网予以查询核实。
3、考察特许人是否符合“两店一年”的条件
所谓“两店一年”,就是指特许人必须有自己的直营店,且两家以上,经营时间超过一年,从客观上来判断特许人是否有成功的经营模式和经营资源。所谓直营,就是特许人自己投资自己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