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不执行谁保全谁先得,但同一被告人同时欠多人的债务,由最先查封的法院先予执行。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开始后,或者在诉讼开始前,为保证将来判决的顺利执行,面对争议财产或与案件有关的财产,依法采取的各种强制性保护措施的总称。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1、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
2、公司权力机构作出的解散公司决议;
3、公司因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4、公司依法被吊销、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5、人民法院依法解散公司。
6、法律依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图书、报纸、杂志的增值税适用税率分别是9%
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的,税率为9%。
1、粮食、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水、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农业产品。
6、金属矿采选产品。
7、非金属矿采选产品。
8、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自2007年1月1日起)。
9、二甲醚(自2008年7月1日起)、盐(自2007年9月1日起)。
10、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公司解散的条件有哪些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决解散公司,应符合以下条件:
公司僵局一般是指因股东或董事间矛盾激烈或发生纠纷,且彼此不愿妥协而处于僵持状态,导致公司机构无法有效召集,或者即使能够召集也因任何一方的提议都不被对方接受和认可,无法达成有效决议,使公司陷入无法正常运转甚至瘫痪的事实状态。欺压行为则一般是指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正在或将以非法的、压制的方式行事,使公司财产的管理或处分显著失策,危及公司存立等情形。
(2)提起诉讼的股东用尽了其他救济手段,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公司僵局或欺压行为
这里的其他救济手段,应主要是指公司内部的救济手段,即原告应当用尽公司法赋予的股东权利,穷尽公司内部自力救济,仍不能解决僵局或者欺压问题的情况下,才可选择诉讼的手段。起诉时,原告股东应向法院提交其行使股东权利解决纠纷或自行协商未果的证据。
(3)原告应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
可以是一个股东,也可以数个股东合计持有10%,以起诉之日为准。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帐簿的;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帐簿但未设置的;
(三)擅自销毁帐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四)虽设置帐簿,但帐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帐的;
(五)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六)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具体程序和方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
控股股东和非控股股东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点内容:1.持有股份的不同。非控股股东持有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下的股份。控股股东持有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上的股份。2.表决权的不同。非控股股东没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表决权。控股股东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可以行使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上的表决权。
凡印花税纳税申报单位均应按季进行申报,于每季度终了后10日内向所在地地方税务局报送印花税纳税申报表或监督代售报告表。
印花税的申报期限和纳税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申报时间:凡印花税纳税单位均应按季进行申报,于每季度终了后十日内向所在地地方税务机关报送印花税纳税申报表或监督代表报告表。只办理税务注册登记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印花税纳税单位,可在次年一月底前到当地税务机关申报上年税款。
印花税的纳税期限是在印花税应税凭证书立、领受时贴花完税的。对实行印花税汇总缴纳的单位,缴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
未分配利润是已经交完税后所积累下来的,因此不需要再交税,具体如下:
1、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未作分配的利润。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在未进行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2、从数量上来看,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股权平价转让可以不交税,因为个人股权转让以转让股权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实际上就是指个人股东因股权转让的获利金额,平价转让不存在获利的情况,可以不交个税。
需要,公司不注销的后果:
1,长期零申报,进入黑名单
现在互联网创业,在早期公司很少有收入的,这是实际情况,但是如果你的公司开张都6个月了,税务上还是零申报,这样就会被税务部门监控。
根据税务部门政策,如果连续三个月或一年内累计六个月零申报,他们就会你的公司,如果联系不到你,那公司就“非正常户”了,如果没有联系到你,那么“恭喜”你,你公司很快就会上黑名单.
2,长期不经营,执照被吊销
如果你长期不经营,也没有去报税,达到一定期限,工商部门就会吊销公司营业执照。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可以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所以,就像上面说的,你长期零申报,也是不可以的,执照会被吊销。
3,执照被吊销,税费照样还得缴
你可能不知道,以为公司执照被吊销,公司会自动注销,那你就错了!按照法律规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需在15天内进行税务注销,到税务局、税务局,把之前欠的税金、滞纳金统统补上,否则又是处罚。
4,执照吊销后注销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受牵连
如果仅仅是罚款,交点税也是应该的,但是一旦是被吊销了执照,连法定代表人都会受牵连。首先,法定代表人在全国范围3年内都不得申请或担任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等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