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设立与经营纠纷
  • 168人看过2024-01-18
    新冠疫情下政府支持的企业直接融资的具体措施包括通过:
    1、对私募服权投资、新三板;
    2、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及其他债务融资工具融资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3、对于在金融租赁公司办理疫情防控相关医疗设备的金融租赁业务;鼓励予以缓收或减收相关租金和利息,提供医疗设备租赁优惠金融服务。
  • 138人看过2024-01-18
    企业经营困难延期缴纳水、电、燃气费用是否可以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政策确定。
    《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有关工作的通知》规定,鼓励地方政府出台相关财政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本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专项纾困资金,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中小企业的支持。
  • 141人看过2024-01-18
    企业持续无法继续经营的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应对:
    1、梳理债权债务,提出清算方案取得债权人和投资人的认可后,自主解散;
    2、公司继续存续会对公司股东产生重大利益损失的,可以请求法院解散;
    3、公司可以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4、公司如果具有一定优势,因为资金链断裂定陷入经营困难的,可以申请破产重整,盘活企业
  • 132人看过2024-01-18
    1、合同怎么约定解决纠纷办法的,依照合同约定。也可以通过法院起诉。
    2、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解决合同纠纷共有4种方式。
    一是用协商的方式.自行解决,这是最好的方式;
    二是用调解的方式,由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三是用仲裁的方式由仲裁机关解决;
    四是用诉讼的方式,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寻求纠纷的解决。
  • 120人看过2024-01-18
    1、了解出质人及拟质押股权的有关情况:仔细审查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中是否有对股东禁止股权质押和时间上的特殊规定;在公司章程中核实出质人的身份名称、出资方式、金额等相关信息以及出质人应出具对拟质押的股权未重复质押的证明;出质人应提供有会计事务所对其股权出资而出具的验资报告;出质人的出资证明书;
    2、出质人的股权须有该公司股东过半数以上同意出质的决议;
    3、出质人签订股权质押合同,并将出资证明书交给质押权人;
    4、将该股权已经质押,不能再转让和重复质押股权,注明在公司章程和记载于股东名册中,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股权出质登记。
  • 125人看过2024-01-18
    企业持续无法继续经营的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应对:
    1、梳理债权债务,提出清算方案取得债权人和投资人的认可后,自主解散;
    2、公司继续存续会对公司股东产生重大利益损失的,可以请求法院解散;
    3、公司可以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4、公司如果具有一定优势,因为资金链断裂定陷入经营困难的,可以申请破产重整,盘活企业。
  • 132人看过2024-01-18
    1、小企业可选择“应付税款法”
    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小企业因业务简单,核算成本较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高,允许采用“应付税款法”。
    2、大中型企业应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必须使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具体属于“利润表债务法”。
    3、我国上市公司只能选择“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企业(目前主要是上市公司和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必须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 118人看过2024-01-18
    新冠疫情下政府支持的企业直接融资的具体措施包括通过:
    1、对私募服权投资、新三板;
    2、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及其他债务融资工具融资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3、对于在金融租赁公司办理疫情防控相关医疗设备的金融租赁业务;鼓励予以缓收或减收相关租金和利息,提供医疗设备租赁优惠金融服务。
  • 121人看过2024-01-18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以下情况下允许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
    1、有限公司股东向外转让股权。
    2、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
    3、夫妻财产分割。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 125人看过2024-01-18
    法律规定的出卖人对标的物的品质应承担的瑕疵担保义务。就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转让合同而言,转让方(原股东)对受让方(新股东)同样负有瑕疵担保义务。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转让时,尤其是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时,受让方通常需对公司现有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以确定转让价格。转让方需据实向受让方告知公司的现有资产及负债情况。如果转让方隐瞒公司债务,则必然虚增公司现有资产价值,使转让价格脱离公司股权的实际价格,侵害受让方利益。因此转让方负有向受让方保证公司不存在未披露债务的义务,此项义务无论转让合同是否约定都是存在的,属法定义务。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