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陆“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链接:http://gsxt.saic.gov.cn/
2、点击“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的对应省份,在搜索栏内输入公司名称或者注册号,点击“搜索”键,输入验证码,再点击“搜索”键,如能搜索到你要查询的公司,就说明是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反之就没有注册。
1.静态控制权法:
这种分法最简单,一般用于创始股东五人以内的创业企业,且能明确其中一人为绝对大股东,是绝对操盘者,大家都愿意听他的。
就像“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和张飞,关羽和张飞对刘备言听计从,刘备指向哪里,关张打向哪里,誓死服从。这样的团队在创业初始就已经确立了团队的领导者。
这样的创业团队,团队领导者可以分到超过67%,这样不管是从实际操作还是从法律上都保证团队领导人的话语权和对公司的控制权,其他股东按照能力和可能为公司提供的贡献来分。
2.静态科学贡献法:
公平,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价值取向。付出多,得到多,我们都愿意接受,这也是分股权的基本指导思想。但是到底每位股东贡献多少,我们在创业初期并不能实际衡量,只能先通过大致行业观察来预估。
企业有营销、管理、技术、渠道、创意、资金、生产、研发等方面,每个行业,每家企业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不需要技术,有的不需要生产,有的对资金依赖程度很低,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各方面的权重比例,然后依据每位股东的付出定出各人的比例。
3.静态多元分配法:
这种方法在我国专用于有限公司。因为有限公司在法律上可以实现: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分股权可以不“一刀切”,而是从四个方面:分股、分责、分权、分利来区分每位股东。
分股是指在工商登记的股;分责指工作责任到头,确定好每位股东负责的工作职责;分权,确定每位股东的权利份额,比如可以直接确定,当股东意见不合时,按照哪位的意见等等;分利就是分钱,单纯确定分钱的比例。
按照这种分法,有的股东分权多,有更多的话语权,但分钱可能会相对较少,有的股东分钱多,但没有话语权,可以按照每位股东不同的性格、需求和长处给到各位所需。
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才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但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法定的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一方当事人就可以依法解除合同,终止合同的权利与义务,这就是合同的单方解除。
1、企业名称和主营业务场所所在地;
2、合伙企业的宗旨和经营范围;
3、姓名或地址;出资方式、数额和期限;
4、利润分配方式和亏损分担方式;
5、合伙事务的执行;
6、加入和退出合伙企业;
7、争议解决;
8、合伙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9、违约责任。
公司注销是指当一个公司宣告破产,被其它公司收购、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不续、或公司内部解散等情形时,公司需要到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终止公司法人资格的过程。
企业在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前,应主动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简易注销公告》专栏向社会发布拟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及全体投资人承诺等信息的公告。企业无需支付任何公告费用,也无需再用其他方式发布公告。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伙协议约定不能退伙的,合伙协议是无效的,退伙是合伙人的一项权利,退伙有法定退伙和当然退伙两类。
合伙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二)合伙目的和合伙经营范围;
(三)合伙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四)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
(五)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方式;
(六)合伙事务的执行;
(七)入伙与退伙;
(八)争议解决办法;
(九)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十)违约责任。
一、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1.审计内容:
(1)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内容、数额是否合理、正确、完整;
(2)确定对销货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的处理是否适当;
(3)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披露是否恰当。
2.审计方法:
(1)取得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项目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2)查明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方法,注意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实现条件,前后期是否一致。特别要注意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是否恰当;(
(3)选择运用以下分析性复核审计方法,作比较分析:
①将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产品销售由结构和价格的变动是否正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
②比较本期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并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动的原因
③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各类产品毛利率的变化情况,注意收入与成本是否配比,并查清重动和异常情况的原因
④计算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及其产品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有无异常变化;(
(4)获取产品价格目录,抽查售价是否符合价格政策,并注意销售给关联方或关系密切的重要客户的产品价格是否合理,有无低价或高价结算以转移收入的现象;
(5)抽取企业被审计期间内一定数量的销售发票,审查开票、记账、发货日期是否相符,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发运凭证、销售合同等一致,编制测试表;
(6)实施销售的截止期测试。截止期测试是实质性审计测试中常用的一种具体审计技术,其目的主要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业务的会计记录归属期是否正确;应计入本期或下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有否被推迟至下期或提前至本期,防止利润操纵行为。
二、应收账款审计
1.审计内容:
(1)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应收账款是否真实;
(2)确定应收账款的余额是否正确;
(3)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拥有;
(4)确定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
(5).确定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分类是否恰当;
(6)确定应收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审计方法:
(1)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数核对相符;
(2)分析应收账款账龄;
(3)向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
(4)请被审计单位协助,在应收账款明细表中标出至审计时已收回的应收账款金额;
(5)检查未经函证应收账款;
(6)审查坏账的确认和处理;
(7)检查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
(8)检查应收账款是否已用于融资,并根据融资合同判定其属质押还是出售,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9)检查外币应收账款的折算。
(10)分析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
(11)确定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中是否已恰当披露。
企业应设置“预付账款”会计科目,核算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1)企业因购货而预付的款项,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收到所购物资时,根据发票账单等列明应计入购入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物资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3)补付的款项,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4)退回多付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