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设立与经营纠纷
  • 109人看过2024-01-23

    有限责任公司谁可以提议解散

    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在公司出现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时,可以提议公司解散。

    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 110人看过2024-01-23
    1、认缴不代表不缴,只是把时间延长至经营年限之内,到期之前必须实缴到位。
    2、注册资金是你承担有限责任的标准,注册资金是多少就要承担多少有限责任。
    3、有很多行业的特殊要求是要注册钱就要资金到位验资的。
    4、注册资金确实是衡量公司实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5、如果不缴的话,企业会进入失信企业的黑名单。
    认缴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在初创时资金的问题,理论上对认缴制没有时间限制,并且注册资金和认缴时间是可变更,注册资金和公司的实力没有任何关系。

  • 108人看过2024-01-23

    一个人是否只能当一家公司法人代表

    法人代表和法定代表人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其区别非常大。

    法人代表一般是指根据法人的内部规定担任某一职务或由法定代表人指派代表法人对外依法行使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

    法人代表依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而产生,没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就不能产生法人代表。

    作为民事权利主体的法人,其法人代表可以有多个。法人代表对外行使权力都要受到法定代表人授权的限制,他只能在法定代表人授权的职责范围内代表法人对外进行活动,他的行为不是法人本身的行动,而是对法人发生直接的法律效力。

    一个公司可以有多个法人代表,但只能有一个法定代表人

    一个自然人可以担任多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并没有这方面的限制。

  • 107人看过2024-01-23
    根据《公司法》第195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需要按照各股东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各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进行分配。取得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权,是公司股东自益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司股东的基本权利。但是在进行财产分配时,要按照规定将公司所拖欠的债务还清后,剩余的财产才可以进行分配。
  • 109人看过2024-01-23
    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的非货币财产出资,所以设立公司时,可以用实用出资的。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 106人看过2024-01-23
    1、股东与公司之间的纠纷,可将公司或股东列为被告。
    (1)股东法定权利受到侵害,以公司为诉讼被告;
    (2)股东未履行公司法定义务,公司可以股东为被告;
    (3)股东与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等发生纠纷的,可以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
    2、股东与股东或股东之外的利益第三人之间的纠纷,应将股东或利益第三人列为被告,有必要时,可将公司列为第三人。
    (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按出资合同或者章程规定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成立后或者设立失败的,其他已足额出资的股东可以以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2)需要补充的是,公司诉讼中被告的确认主要是确定双方争议事项的主体,一般总的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股东与股东或利益第三人之间,另一种就是股东与公司之间的争议。在争议涉及第三方时,可以将第三方列为诉讼第三人。
  • 106人看过2024-01-23

    在企业发生了欠款纠纷后,为应对欠款纠纷,企业至少应当做到:

    1、梳理现有证据能否证实欠款事实,如不能证实,必须补充调查新证据;

    2、通过互抵债务、放弃追究违约责任、接受对方生产要素、有价证券、个人物品等方式促成协商与调解;

    3、债务人人去楼空时可能涉嫌合同诈骗,应当及时报案并提出民事赔偿要求;

    4、通过专业调查公司,了解债务人的人员、资金、财产等情况,为诉讼奠定基础;

    5、向律师寻求对策,其合理化建议有利于欠款清偿,必要时可以代理提起诉讼。

  • 108人看过2024-01-23

    分公司签订合同责任由总公司承担,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依法设立的分公司,在营业执照核准的范围内从事的经营活动是合法有效的;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如果经过总公司的授权或追认,也有效。

    分公司虽然不是独立的法人,但是一般也是领取营业执照了的,可以在总公司的授权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可以对外签订合同。而且可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就是并不一定需要盖总公司公章,可以盖分公司自己的公章。分公司的存在,就是为了帮总公司开拓市场,方便总公司的经营,并不是事事都需要过问总公司的,如果分公司连对外签订合同的资格都没有,那就不符合总公司设立它的初衷了。

  • 111人看过2024-01-23

    工商证审可以线上审查,首先登录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注册登录后选择要报的年份。同时按要求填写建党信息。由登记机关依法对个体工商户的登记事项和上一年度经营情况进行审验。

    《个体工商户条例》第十四条

    个体工商户应当在每年规定的时间内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年度验照,由登记机关依法对个体工商户的登记事项和上一年度经营情况进行审验。

  • 104人看过2024-01-23

    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清算结束,清算报告通知后,可以申请办理注销登记,注销登记后公司终止,所以公司清算结束后有剩余财产的,按股东出资比例分配剩余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八十六条【清算程序】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公司财产在未依照前款规定清偿前,不得分配给股东。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