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企业之债
  • 100人看过2024-01-01

    增值税只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行为征收,而债权债务转让并不是这些行为,所以是不需要交纳增值税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简称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

    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17%。

    (二)纳税人销售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1%:

    1.粮食等农产品、食用植物油、食用盐;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二甲醚、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三)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除本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6%。

    (四)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境内单位和个人跨境销售国务院规定范围内的服务、无形资产,税率为零。

    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 100人看过2024-01-01
    债务人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的,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权人在接到债权申报通知后,应该向管理人及时申报债权。在破产程序中,债权申报是债权人的权利,也是破产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债权人必须经过债权申报程序。债务人破产清算债权人要追讨债务的,可以申报债权,债权人申报债权应当在法院确定的期限内申报,还需要书面说明债权的数额和有无财产担保,并且提供相应的证据。
  • 100人看过2024-01-01

    1、欠款期间恶意转移财产的表现

    (1)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2)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或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他人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2、执行阶段期间恶意转移财产的表现

    (1)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

    (2)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妨碍或抗拒人民法院执行的;

    (3)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和支付令的;

    这其中,“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即属于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

  • 100人看过2024-01-01
    债权转让不需要债务人同意,但是要告知债务人。

    债权转让又称“债权让与”,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合同转让。债权人通过债权转让合同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移于第三人。债权全部让与第三人,第三人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的新的债权人,原合同债权人因合同转让而丧失。

  • 100人看过2024-01-01

    1、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债权且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前提。以无效的债权转让他人,或者以已经消灭的债权转让他人,是转让的标的不能。

    2、转让不得改变债权的主要内容。债的非主要内容变更不会影响法律关系。但债的种类、标的物品质规格、债的性质等主要内容变更后,与原债不再具备同一性。

    3、债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达成债权转让的协议。债权转让是一种处分行为,必须符合民事行为的生效条件。转让人主体必须符合资格,即具有处分能力,是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

  • 100人看过2024-01-01
    1、转让的债权必须是合法有效的且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2、转让不得改变债权的主要内容。
    3、转让的债权需要有可转让性。
    4、债权的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
    5、债权转让必须遵守一定程序和手续。
    6、转让行为需合法:转让的债权必须是合法有效的且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转让不得改变债权的主要内容;转让的债权需要有可转让性。


  • 100人看过2024-01-01
    1、转让的债权必须是合法有效的且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2、转让不得改变债权的主要内容

    3、转让的债权需要有可转让性

    不可转让的债权有4种:

    (1)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以特定身份关系为继承的债权、不作为的债权、因继承发生的遗产给付请求权。

    (2)属于从权利的债权。从权利随主权利的移转而移转,若将从权利和主权利分开单独转让,则为性质上所不允许。比如保证债权为担保主债权而存在,若与主债权分离,其担保性质自然丧失,所以不得单独转让。

    (3)依合同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按照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对债权转让的禁止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也可以在合同订立之后另行约定,但必须在债权尚未转让之前作出,否则转让有效。

    (4)法律规定的不可转让的其他债权。

    4、债权的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

    5、债权转让必须遵守一定程序和手续

    6、转让行为需合法

  • 100人看过2024-01-01

    债权转让债务人不同意怎么处理:通知即对债务人发生效力,不同意不影响债权转让的效力。

    除根据合同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得转让或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情形外,债权人可以将债权转让给他人,且无须经债务人同意。但是债权转让必须要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的,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可转让的债权应为有效存在的债权。如果转让的债权不存在或无效或已经消灭,多数观点认为,转让合同因标的物不存在或者标的物不能而无效。但债权形成的前因行为的效力对债权转让合同不产生影响。如形成债权的买卖合同被认定为无效,使债权不复存在,该结果虽然直接影响债权转让合同目的的实现,但依通说,只要债权于其转让时是确定的,其转让即应许可。

    如果债权转让当时尚未形成,是否形成有待将来某一时刻的到来,或某一条件的成就,有观点认为这类债权亦不同于不存在的债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可以肯定。我们认为,这类合同应区分附条件或附期限而分别处理,因为期限必然到来,而条件不一定成就,附期限的合同可按有效合同处理;附条件的合同如将来条件不能成就,则转让的债权自始不存在,所以将附条件的合同作为效力待定的合同处理为妥。

  • 100人看过2024-01-01
    债权转让不需要债务人同意,但是要告知债务人。

    债权转让又称“债权让与”,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合同转让。债权人通过债权转让合同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移于第三人。债权全部让与第三人,第三人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的新的债权人,原合同债权人因合同转让而丧失。

  • 100人看过2024-01-01
    合法的债权转让协议只要符合条件,是可以解除的,具体如下:经过双方协商一致的债权转让协议,并且通知了债务人的,且该转让未损害第三人利益,债权转让合同是合法的,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根据相关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