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涵不同
破产改制是政府通过法律途径,妥善解决职工生活、就业、社保等社会问题的过程。破产是债务人因不能偿债或者资不抵债时,由债权人或债务人诉请法院宣告破产并依破产程序偿还债务的一种法律制度。
2、性质不同
企业破产改制,是企业为了更好地发展而进行的体制改革。企业破产是司法程序,而非行政行为。
3、对员工的安置方案不同
企业破产改制会带来减员增效、职工身份变化等,由此员工可以协商解除,得到经济补偿金;员工也可选择继续工作;如果企业停业,员工也可以待岗。而企业被依法宣告破产后,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4、债权债务的承担不同
企业破产改制后,企业法人主体仍存在,或者有其他法人主体承接,在当事人无相反约定的情况下,企业原先的债权债务将由新的企业承受。企业破产后,法人主体将不再存在,债权债务视同处理完结,将不再承担。
公司申请破产的好处如下:
1、破产宣告对破产案件的效果是将破产案件转移到破产清算程序中,在破产案件受理和破产宣告之前,债务人也可以通过和解或其他方式避免破产清算,一旦破产宣告,破产案件将不可逆转地进入清算程序;
2、破产宣告对债务人的利益对债务人的身份和财产有一系列法律后果。
公司破产追究股东责任的方法:
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当公司承担债务责任时,股东不直接对债权人负责,而是以自己的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2、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责任体现在股东对公司的出资上,股东必须以其全部投资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也就是说,股东按照有关法律和公司章程履行出资义务后,不再对公司行为承担责任。
法人已经申请了破产的,其债务的处理方法为:
以破产财产依次偿还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职工工资、社保费用、补偿金等费用;
其他的社保费用和欠税;
以及普通的破产债权。
如果无财产可供分配的,则申请法院终结破产程序,并办理注销登记。
当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债务公司破产清算的,应当向法院提供以下资料:
1、债权发生事实及有关证据;
2、债权性质与数额;
3、债权有无财产担保,有财产担保的,应当提供证据;
4、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有关证据;
5、破产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政府授权部门同意其申请破产的意见;
6、人民法院认为依法应当提供的其他材料。
1、员工在公司工作每满一年的,公司需支付给员工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员工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3、员工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公司需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给员工。
单位单方面解除合同的,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须为具有财产给付内容的请求权。直白地说,就是债权人申请债务公司破产清算的目的是能拿到钱,不能折抵成钱或不是欠钱的,不可以提出要求破产申请。
2、须为已到期的请求权。当债务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才可以向法院申请破产,否则,不管债务公司是否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债权人一般不可以向法院申请破产的。
3、债务人确实存在不能清偿债务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