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成立后,股东退出一般是通过转股的方式自愿退出。所谓的“股东除名”是对股东权利与资格的一种剥夺,实施该行为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才能得到法院的认可。在诉讼环节主要通过确认公司决议有效与否来实现,在诉讼中体现为公司决议效力诉讼。
1、适用条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七条规定,公司除名的适用条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
2、程序要求
2.1催告前置程序
在股东达到被除名的法定情形时,公司行使股东除名权需要经过一定的前置程序,要先行催告出资并给与合理的时间。也就是说当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时,公司首先应当催告该股东缴纳或返还出资,只有在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股东仍未缴纳或返还出资的,公司才可以进一步召开股东会审议股东除名事项。
2.2召开股东会进行决议
进行催告后仍不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未能返还抽逃出资的,公司应依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召开股东会,就除名事项形成股东会决议。
(一)全体合伙人对合伙经营的亏损额,对外应负连带责任,对内则应按协议约定的债务承担比例或者出资比例分担;协议中未约定上述比例的,可以按照约定的或实际的盈余分配比例承担。但是对造成合伙经营亏损有过错的合伙人,应当根据过错程度相应的多承担责任。
(二)只提供技术性劳务的合伙人,对外也承担连带责任,对内则应按照协议约定的债务承担比例或技术性劳务折抵的出资比例承担;没有上述比例的,可以按照约定的或者实际的盈余分配比例承担;没有盈余分配比例的,按照其余合伙人平均投资比例承担。
(三)合伙经营期间发生亏损,合伙退出合伙时未按约定分担或者未合理分担合伙债务的退伙人对原合伙的债务,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
(2)全体股东签署的公司章程;
(3)法人股东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股东身份证及其复印件;
(4)董事、监事和经理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复印件;
(5)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证明;
(6)代理人身份证及其复印件;
(7)住所使用证明。
无需提交纸质材料,登录码号系统提交备案资料:
1、按照系统提供的表格信息填写系统未自动导入部分:
2、附件为号码使用单位向工信部提交的申请材料系统自动推送;
3、首次向本省管局提交备案申请,附件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1)码号启用技术方案(写明与启用码号有关的网络组织方案和网络拓扑图、与相关基础电信网络的连接方式、电信用户(服务对象)的接入方式等)。
(2)码号的使用规划(主营业务及介绍、码号拓展使用情况,拓展位与对应的业务名称等)。
(3)码号启用前期准备情况(内容包括码号启用所需的设备、线路准备情况,码号启用实施进度安排,与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协议情况)。
附件资料中如缺少以上内容,请以邮寄方式发送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路4号北京市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