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4人看过2024-01-22

    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转让必须经法定手续才能正式成立。根据《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转让必须经批准设立该企业的原审批机关批准,并到原登记机关办理股权变更登记。

    值得注意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因股权转让而变更股权的,应向审批部门报送下列文件:投资者股权变更申请书;企业原合同、章-程极其修改协议;企业批准证书和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董事会关于投资者股权变更的决议;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后的董事会成员名单;转让方与受让方签定的并经其他书面方式认可的股权转让协议;审批机关要求的其他文件。

    股权转让协议和修改企业原合同、章-程协议自核发变更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之日起生效。

  • 107人看过2024-01-22
    外商独资企业股权质押资本金没有规定。需要公司章程对此进行约定。可以转让的股权是可以质押的。但是质权登记才能设立,而股权登记是为了起到公示的作用。
  • 107人看过2024-01-22
    通过受让方式取得的股东资格属于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是指股份的受让人,依据公司法所规定的转让方法,善意地从无权利人处取得股票,从而获得股东资格。由于善意取得不用依赖于转让人的意志就可直接取得股权,因此它是一种特殊的原始取得方式。
  • 106人看过2024-01-22
    公司欠钱不还的,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1、当公司欠款不还时可以先与公司负责人协商,欠款到期后,债权人可凭借欠款凭证向公司负责人索要欠款。
    2、如果公司拒绝还款,那么债权人是可以直接去起诉公司的。而在遇到名下没有任何财产的公司的情况时,债权人就可以从公司股东是否有抽逃出资、虚假出资、公司和股东发生财产混同等,一旦发现有这些情况,债权人可主张公司和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而如果向法院起诉后发生公司拒绝执行判决的情况时,那么债权人可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103人看过2024-01-22
    股权质押是不停牌的,这只是停牌同时发的公告,不是停牌的原因
  • 105人看过2024-01-22
    业并购的法定形式包括纵向并购以及横向并购,还有现金购买式并购以及股份交易式并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并购后债权债务均由并购之后的公司承继。公司并购需要进行变更登记。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
    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第一百七十三条
    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 103人看过2024-01-22

    1、股东代表诉讼的起诉名义是公司怠于行使诉讼权利。也就是说,只有当公司怠于行使职权追究给公司造成损害者的责任时,才由股东代为行使诉权,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公司内部监督机制。若公司不采取诉讼手段进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则可能发生公司权益受损失之情形。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可能发生股东代表诉讼。

    2、股东在提起诉讼前,必须向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或监察人提出请求令公司提起直接诉讼,只有在董事会、监事会或监察人接到该请求,经过一定期间而未提起诉讼的情况下,股东才有权提起代表诉讼。

  • 108人看过2024-01-22
    合伙人的追偿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
    2、合伙合同约定了损益分配比例,则从约定;如果未约定损益分配比例,则按出资比例负担损失。
    3、法定比例优先于合伙人的约定比例适用。
    【法律依据】
    《合伙企业法》第八十九条,合伙企业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和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以及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进行分配。
  • 103人看过2024-01-22
    不涉及财产的,计件收费,涉及财产的看标底额,按法定律师收费标准收费,那要看标的物是多少。
  • 105人看过2024-01-22

    可以。解散公司也是股东退出拿回投资的方式之一。股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要求解散清算公司:一是自行解散。股东提议召开股东会,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股权的多数股东形成决议,同意解散公司。股东会决议形成以后,公司自行组成清算组,结清公司债务,剩余财产按股权所持比例分配。

    公司办理注销登记。二是向法院提起解散诉讼。所谓解散公司诉讼,是指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因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而向法院提起的请求解散公司的诉讼。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