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789人看过2024-01-23
    公司在注销前需要进行清算,对公司资产及负债进行处置。清算过程涉及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税务解决问题,公司应对电脑、打印机、汽车等固定资产进行销售或视同销售解决,如该几项资产都属于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那么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1+3%)×2%计算申报缴纳增值税。在处置清算过程中如有清算所得,应在申报缴纳清算所得税后再对股东进行分配。
  • 116人看过2024-01-23

      第一大股东是控股股东。控股股东的控制者则是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人的控制者则是最终控制人。实际控制人,指虽不一定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简而言之,实际控制人就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被认定为“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并被认定为实际控制人:

      1、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超过该公司股东名册中持股数量最多的股东行使的表决权;

      2、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达到或者超过百分之三十;

      3、通过单独或者联合控制的表决权能够决定一个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当选的;

      4、能够决定一个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

      5、有关部门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某一主体事实上能对公司的行为实施控制的其他情形。

  • 167人看过2024-01-23
      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并购是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并购一般是指兼并和收购。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先,收购属于并购的一种形式;其次,并购除了采用收购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兼并的方式,兼并又称吸收合并,是指两个独立的法人兼并和被兼并公司,通过并购的方式合二为一,被兼并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消亡其财产和债权债务等权利义务概括转移于实施并购公司,实施兼并公司需要相应办理公司变更登记;然而收购则是收购者取得了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目标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并不因之而必然消亡,在收购者为公司时,体现为目标公司成为收购公司的子公司。
  • 109人看过2024-01-23
    1、法人的合并。法人合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合并为一个法人,法人合并另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吸收合并指一个法人归并到另一个现存的法人中去,被吸收的法人即告消灭,另一法人则存续。新设合并指两个以上的法人合并成立一个新的法人,原来的法人消灭,新的法人产生。
    2、法人的分立。法人分立,是指法人在组织上变更的一种。由一个法人分成两个以上的单独法人,原法人的权利能力和民事主体资格消灭,或者由一个法人分出去一部分人、财、物等,另组成新的法人,原法人的资格不变。应经主管机关批准,依法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登记并公告的,还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分立登记,并应及时公告。法人发生分立,它的权利义务,除法律、法令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由分立后的法人概括承受。
    3、法人组织形式的变更。
    4、其他重要事项的变更。如法定代表人的变更、税务变更等。
  • 1073人看过2024-01-23
    企业股东分红需要缴纳所得税。如果股东是自然人,应当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个人从上市公司取得的分红收入,按1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股东是企业法人,则应当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按年缴纳,分红属于企业所得收入中的一项,如果企业当年亏损,则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 112人看过2024-01-23
      资产重组与公司并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资产重组侧重资产关系的变化,而并购则侧重于股权、公司控制权的转移。对于公司来说,即使公司的控股权发生了变化,只要不发生资产的注入或剥离,公司所拥有的资产未发生变化,只是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发生变化,发生了控股权的转移。
  • 103人看过2024-01-23

      公司欠股东的钱处理方式有:1、与公司协商,确定还款方式和还款日期;2、可以提议把借款转换成股东增资款;3、公司无力偿还或拒不偿还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七十一条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 105人看过2024-01-23

    一、公司分立后的债务承担的原则有哪些

    (一)公司分立前的债务按所达成的协议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

    1、分立后的企业分得的有效资产与其分担的债务基本相当,或分立后的企业资产足以保证其履行所分担的债务的,一般宜按分立协议的约定确定债务承担主体。

    2、分立协议约定的事项不得对抗第三人。企业分立导致债务转移,根据“债务转移须经债权人同意”的基本法理,债权人应为协议的一方当事人。另外,企业分立行为一般为企业的单方行为,企业分立时关于债务承担的协议不具有约束、对抗债权人的效力。

    (二)由分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企业分立是指由原来的一个企业分立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企业分立后,如果原企业主体资格消灭,分立后成立数个新企业,各自具有法人资格。原企业债务的承担,分立后的新企业应当以分立时各自所取得的财产的份额,按比例分担;如果原企业主体资格不消灭,且在分立改制时采取“脱壳经营”方式的,则企业分立前的债务由原企业与分立后新设立的企业共同承担清偿责任。

    二、公司分立后债权人向谁请求偿还债务

    公司分立后债务怎么承担关系到债权人债权的实现,那么究竟债权人该向谁要债呢?

    (一)向分立后任意一家公司索要全部债务

    公司分立,其财产作相应的分割。公司分立,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也就是说,公司分立时应对财产进行划分,同时将债务进行分割。但是不论公司之间如何约定债务,公司都对债权人负担连带还债义务。债权人可以向任意一家公司请求债权。偿还债务的公司可以向其他公司追偿。

    (二)分别向分立后的公司索要债务

    分立后公司对债权人负担连带偿还责任,都对债权人负有债务,因此债权人可以分别向各公司请求债权。但是所请求的债权之和不能超过债权人的总债权。

  • 106人看过2024-01-23
    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经依法登记都可以成为公司法定代表人,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指的是年满18周岁的人,但是法律是没有规定法人年龄的上限。因此,18周岁以下的是不可以担任法人代表。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 114人看过2024-01-23

      并购就是一个公司把另外一个公司合并了,二个公司成为一个公司了,如果有被并购公司的股票,那么就会按比例(就是并购公司和被并购公司相协商的条款)进行换股,成为变成并购公司的股票。

      如果合资,那么二个公司可以出资再成立一个公司,也可以合并成为一个公司,如果再成立一个公司,那么持有的股票不会有变化的,否则和第一个相同。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