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318人看过2024-01-30
    列入经营异常是罚款的。法律规定,只要企业两年以上年报异常就是要被罚款的,之后企业会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目的是为了提醒企业依法履行经营义务;企业经营异常情节严重的,有关主管部门会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企业行政处罚。
  • 652人看过2024-01-30

    公司股东退出包括股权转让、公司减资、要求公司回购、解散公司、破产清算等。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特点:

    1.股权转让。应该说是最便捷的退出方式,如果受让方是公司股东,那么可以直接转让。如果是公司股东以外的第三方,则需要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在同等条件下,公司股东还拥有优先购买权。

    2.公司减资。通过公司减资来实现股东退出,其实质是公司回购了退出股东的出资。也就是说,公司以其减少的注册资本购买了股东的出资从而实现了股东的退出。

    3.要求公司回购。要求公司以合理价格回购股东所持有的股份需要满足公司法所规定的相关条件。

    4.解散公司。公司解散的情形分几种,依据公司法,有章程规定的经营期限届满导致的解散、股东会决议解散、被责令关闭而解散。是最为干净利索的一种退出方式,当然,程序比较复杂,需要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5.破产清算退出。可以提出破产申请的主体有:债权人、债务人、依法负有清算责任人。

  • 116人看过2024-01-30

    经营者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商业宣传主要围绕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最主要是对它们的特征、地位、价格、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等情况,进行虚构宣传。虚假宣传行为有多种形式,所以要先了解好企业的虚假宣传如何处罚,由哪个部门管理的法律规定,才能更好地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 110人看过2024-01-30

    新公司法一人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额是没有再限制的,新公司法取消了对设立一人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十万元的限制,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十七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适用本节规定;本节没有规定的,适用本章第一节、第二节的规定。本法所称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数额、股东或者发起人的出资时间及出资方式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

  • 114人看过2024-01-30

    执行程序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并确定其责任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一、股东出资瑕疵

    股东出资瑕疵表现为出资不足、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等。执行人员通过调查查明公司股东具有出资瑕疵的情形,应当作出裁定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令其承担债务清偿责任。

    二、公司人格形骸化

    执行程序中经常遇到法人人格形骸化的公司,公司即股东,一个公司两个股东,夫妻俩或者与子女等,办公室设在家里。在执行程序中,只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公司法人人格形骸化的事实成立,执行机构可以裁定追加控制股东为被执行人,令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三、滥用一人公司人格

    执行程序中一人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执行机构发现公司股东有滥用公司独立人格情形或者经申请执行人申请,可以要求股东举证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个人财产。若股东拒绝证明或者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执行机构可以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令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四、转移、隐匿、侵占公司财产

    股东利用职务便利转移、隐匿、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执行程序中可以在查清事实后直接追回公司财产或者追加侵权股东为被执行人,令其在侵权责任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

    被执行人无财产清偿债务,如果其开办单位对其开办时投入的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可以裁定变更或追加其开办单位为被执行人,在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的范围内,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

  • 111人看过2024-01-30

    企业子公司破产清算的流程如下:

    1、通知并公告债权人;

    2、由管理人拟订破产财产变价方案,变价出售破产财产;

    3、以破产财产清偿公司债务;

    4、请求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

    5、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十日内,向破产人的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 107人看过2024-01-30

    1、无法免除债务清算主体的相关法律责任。公司歇业后未办理注销登记,也无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公司和清算主体为共同诉讼主体;公司歇业后,虽办理注销登记,但无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负有清算之责的主体为诉讼主体。因此,只有经过合法的清算、注销程序,公司才能从法律意义上消灭,公司及负有清算责任的清算主体才能免除相关的法律责任。

    2、有可能遭受罚款,税务列入监控黑名单。如果公司不正常注销,也不按规定参加工商年检,将被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被吊销公司之法定代表人、股东将被工商局列入监控黑名单,在三年内无法再注册公司;银行个人信用记录不良将保持七年,而且要被罚款;税务则永久被列入监控黑名单,如再注册公司,将被税务机关追溯补税罚款。

    从法理角度来说,公司的注销是有很多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一般来说,属于下列原因之一的,应该在清算结束之日起3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1)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

    (2)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

    (3)股东会决议解散;

    (4)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

    (5)公司被依法责令关闭。

  • 125人看过2024-01-30
    1、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规定,但每届任期不得超过三年;

    2、董事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3、原董事仍应当依法履行董事职务的情形:

    (1)董事任期届满未及时改选;

    (2)董事在任期内辞职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的。

  • 106人看过2024-01-30
    股东查阅权是指股东对公司的会计账簿、会计文书等相关的会计原始凭证和文书、记录进行查阅的权利。股东查阅权是法律设立股东账簿查阅的权利,主要是因为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是笼统、大概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原始的会计账簿更能够充分反映公司的经营管理事务发生的具体情况。股东要想获取更充分的公司经营管理信息就必须查阅公司的会计账簿。股东的账簿记录查阅权制度源于美国公司法,美国各州基本上都制订了关于股东查阅权方面的成文法规则。
  • 108人看过2024-01-30

    上法院起诉确认股权的流程:1、向公司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2、起诉状应当写明原、被告基本身份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3、人民法院作出受理和不予受理的决定;4、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原告应当及时交纳诉讼费用。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