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21人看过2024-01-30

    无效的合同自始自终是无效的,合同如果全部无效的,合同中承诺的部分也无效。如果合同是部分无效的,承诺并不是无效的部分,承诺就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六条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 164人看过2024-01-30
    客户确定采用劳务外包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外包后,在选择派遣机构进行合作前,一般重点考察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劳务派遣单位的资质情况及注册资本金
    用工单位在选择劳务派遣单位时,首先要审核派遣单位的资质,确认确属依法注册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同时,按照《法》规定,劳务派遣企业的注册资金不得低于50万元;
    2、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服务理念
    企业理念集中体现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选择具有与用工单位自身文化理念相通的劳务派遣单位进行合作,对于实现采用劳务派遣的目的和目标,在劳务派遣实施过程中相互间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3、劳务派遣单位的行业背景
    用工单位要注重考察劳务派遣单位及其管理人员在该行业的品牌和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专业知识深度以及对主要客户的服务和被派遣劳动者的管理情况;
    4、劳务派遣单位从业人员素质
    劳务派遣单位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对国家劳动政策把握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劳务派遣管理实施的规范与否,同时也是在劳务派遣实施过程中根据用工单位实际情况及时提供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化解劳资矛盾,杜绝的关键。
    5、劳务派遣单位的规范化管理程度和手段
    劳务派遣是一项综合性的人力资源专业服务。劳务派遣单位是否具备规范的管理制度、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完善的服务体系和管理服务质量控制标准,是能否保证劳务派遣全过程规范基础。
    6、劳务派遣单位的资源储备情况
    高质量、高效率的人才招聘、甄选能力和灵活的用工机制,以实现人力资源的迅速组织与优化配置,是用工单位选择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重要目的。因此,劳务派遣单位的人才储备与人才招聘渠道是否能够满足用工单位的人才招聘需求十分重要。
  • 214人看过2024-01-30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这里所说的无确定终止时间,是指劳动合同没有一个确切的终止时间,劳动合同的期限长短不能确定,但并不是没有终止时间。只要没有出现法律规定的条件或者双方约定的条件,双方当事人就要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一旦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情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同样能够解除。
  • 165人看过2024-01-30
    试用期不是劳动合同中的法定条款,可以约定,也可以不约定。如果约定试用期,则只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是试用期存在的前提条件。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是指在劳动合同的期限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为相互了解对方而约定的考察期间,它是整个劳动合同期限的组成部分。但是,试用期条款并非必备条款.如果双方同意约定试用期,不同的合同期限应该约定不同的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设试用期;满三个月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满一年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个月;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当事人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即为劳动合同期限。
  • 131人看过2024-01-30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只要是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就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要注意这一规定有三层含义:
    其一,只要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就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其二,约定违反服务期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即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培训花费了多少费用,在劳动者违约后向其支付违约金时也不应超过所花费费用的数额。
    其三,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所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即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的违约金与用人单位花费的培训费用应按一定比例分担。
    如,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培训花费了2万元,约定的服务期是5年,那么,每年应当分担的服务费就是4000元;如果劳动者在培训后工作了2年违约,这时劳动者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剩余3年的费用1.2万元。《劳动合同法》作出这样的规定,是符合用人单位在培训问题上的实际情况的。但对于个别行业来说,则应当有特殊规定,如飞行员等。
  • 145人看过2024-01-30
    职工违反服务期规定要交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这一规定明确了劳动者违反服务期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的情形。
  • 141人看过2024-01-30
    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标准: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4、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125人看过2024-01-30
    (一)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在试用期间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许多用人单位都认为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实际上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滥用关于试用期的单方解除权,常常是用人单位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其表现是:在没有约定试用期,或者试用期的约定违法,或者已过了试用期的情况下,仍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由此而产生的争议纠纷,仲裁和诉讼时单位必然会败诉。因此,必须提出一个忠告:试用期内不得随意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
    (二)用人单位要为有录用条件而且已经向劳动者公示和告知举证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项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这一项规定的要点是:用人单位首先要证明单位是否有“录用条件”。如果有录用条件,辞退员工时还得证明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不知何为录用条件,或无法证明该录用条件已经公示和劳动者已经知悉就贸然辞退试用期内的员工,是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处理中败诉的重要原因。违规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要承担法律责任,还要按照经济补偿金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因此,已经公示和已经使劳动者知晓的录用条件,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考核证明,就成为用人单位必须提供的重要证据。因此,用人单位要尽可能使自己的录用条件具体化,书面化,公示化,证据化。
  • 111人看过2024-01-30

    一般情况下,成为公司的股东是需要出资的,只不过出资方式有可能不同,有用货币出资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的。自己不出资成为股东仅存在特别情形之中,如接受赠与,或因继承等情形成为公司股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五条,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

  • 104人看过2024-01-30

    不影响征信,但在其他方面有限制:

    (1)工商黑名单限制三年,法定代表人三年内不能成立新公司,不能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2)税务方面会限制终身,税务不仅仅限制法人和负责人,还包括股东、监事、财务负责人等高级管理人员,其名下其他公司不能正常报税,不能参与国有企业招投标。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