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业执照如何增项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变更经营范围需要经过的法定程序:
1、由股东会(股东大会)依法修改公司章程,对经营范围做出变更;
2、向公司登记机关提出变更经营范围的申请;
3、由公司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变更登记。
如果经营范围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则应当在依法取得批准后,再向公司登记机关提出变更经营范围的申请。
二、企业的经营范围要求
1.企业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不能超越章程规定的经营范围申请登记注册。
2.企业的经营范围必须进行依法登记,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范围以登记注册机关核准的为准。企业应当在登记机关核准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3.企业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在进行登记之前,必须依法经过批准。
公司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所谓须经批准的项目,是指应当具备特定的条件并经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经营的项目。
1.先到工商局办理预先名称核准申请表。
2.有了名称后,办理验资报告。
3.办理营业执照。
4.办理税务登记。
办理管理资质:到相应的国土资源局,领取资质申请表如果没有物业可申请临时级别。办理收费许可证:如果接管了物业,应那与开发商签订的物业管理协议,20份有业主签字的管理协议到市级物价部门备案。
具体事项可以咨询专业机构,以铭喜集团为例,上海铭喜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企业服务类的公司,公司宗旨:从公司注册为起点,以公司上市为标准,协助企业成长的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会计师事务所由注册会计师设立。公司主营业务为审计、验资、评估等(法律资质业务)。当然,也可能涉及到会计代理和税务咨询。
代理记账公司必须按规定具备资质(申请资质需要5张以上的会计证),可以代理记账,当然也可以提供一些业务服务,比如注册等。
一、税务登记表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业主姓名及其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证件的号码;
(二)住所、经营地点;
(三)登记类型;
(四)核算方式;
(五)生产经营方式;
(六)生产经营范围;
(七)注册资金(资本)、投资总额;
(八)生产经营期限;
(九)财务负责人、联系电话;
(十)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其他有关事项。
二、税务登记证的主要内容
税务登记证件的主要内容包括:纳税人名称、税务登记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生产经营地址、登记类型、核算方式、生产经营范围(主营、兼营)、发证日期、证件有效期等。
办理了税务登记,就应当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按期向国税局申报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向地税局申报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费,这些都是依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的税额和适用税率计提的;还需要向地税局申报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契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
不是办理了税务登记就一定要交税。以下几种情况就不用产交税:
1、没有发生销售业务,只能向国税局、地税局做零申报,不用缴纳增值税,也不用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费,也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2、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或者按季申报的、最销售额不超过9万元,免征增值税,同时也不用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费了。
3、生产经营销售的是免税的项目,就不用缴纳所免的税种。比如免增值税的,免企业所得税的、免消费税的。
1、税务登记证是不需要定期年检的。如果有年检的需要,税务局会发通知的。但是,如果单位有税务登记事项发生了变更,就必须到所属税务机关办理变更换证手续,这就是税务登记年审的相关规定,按照有关规定是一年一次审核,三年一更换。
2、正常申报纳税人税务登记证取消年检后,税务机关将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督管理的措施,在各月份、季度纳税申报、购领发票过程中,核对并完善纳税人的税务登记信息,将税务登记年检融入日常税收管理之中。对于不按规定办理涉税申报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将通过与工商局、国税局、技术监督局等部门联网,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掌握违规纳税人的相关情况,同时税务机关将按照属地原则,通过实地调查等方式查找违规纳税人,并依法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