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营业执照办理流程如下:
1、到辖区内工商所登记。
带上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到工商局进行名称登记,只是先登记一个名称。
2、申领排污许可证。
先打环保局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其受理后会有工作人员上门检查指导,会根据营业面积的大小以及环境给出一些意见。
3、申领卫生许可证。
向辖区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其受理后需先填写申请表,并提供合法、真实且有效的资料,受理部门会对资料进行审核,一般3个工作日内就会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申请资格且资料齐全的予以受理,并进行现场审查。
4、工商营业执照办理
拿到上面提到的这两个证后,就可凭这两个证以及房产租赁协议到工商局申请领取营业执照。
公司股东大会决议能不能剥夺股东资格
股东大会决议没有剥夺股东的资格,有限责任公司的资合性决定股权既是股东的身份权也是财产权,不能因除名丧失。股权是股东因出资而享有的固有权利,是股东的合法财产权,股东合法财产的处分权,只能由股东本人行使。在没有经股东本人同意的情况下,通过章程规定及股东会决议强行转让其股权的行为,是对股东合法权益的一种侵害。章程多数决的效力仅应及于公司经营管理的事项和股东共同利益的事项,而不应及于股东个人利益的事项。因此,股东资格非经股东自愿或法律规定不可被剥夺。
发行股份的股款缴足后,发起人在三十日内未召开创立大会的,认股人可以按照所缴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要求发起人返还。
1、核发的对象不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核发的对象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核发的对象是分公司及其他不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分支机构、经济组织或者经营单位。
2、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不同。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单位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领取《营业执照》的单位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由其隶属的企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3、作用不同。凭《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可以刻制公章、开立银行账户、申请纳税登记,依法独立进行经营活动;凭《营业执照》可以刻制章。《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不得超越其所属企业法人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范围。
一、2024年个体工商户税收标准
1、销售商品的缴纳3%增值税,提供服务的缴纳5%营业税。
2、同时按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之和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3、还有就是缴纳2%左右的个人所得税了。
4、如果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是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也免征。
二、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
1、核定征收税款是指由于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由税务机关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简称核定征收。
2、核定征收的税务部门对个体工商户一般都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简称“定期定额”,亦称为“双定征收”,是由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一定经营时间核定其应纳税收入或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分期征收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
三、2024年个体工商户税收起征点是多少
个体工商户增值税:
销售货物的为月销售额2000—5000元;
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1500—3000元;
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150—200元。
个体工商户营业税:
(1)按期纳税的起征点为月营业额5000元。
(2)按次纳税的,每次(日)营业额100元。
注:营业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只限于个人。
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新个税法规定,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工资5000是不用交税的,最新个税起征点是5000开始。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一般情况下,公司的股东就是公司的出资人,该出资人只要足额缴纳了认缴的出资额或与认购的股份对应的资金或符合法律规定的实物资产,即可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的规定,享有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
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出现公司股东与出资人不一致的情况(我们姑且称前者为名义股东,后者为实际出资人),在公司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不一致,不涉及第三人的利益,因此引发争议的也不多,但如出现特殊情况,可能涉及公司、公司股东、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时,就会出现股东与实际出资人如何具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争议,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各自的责任
我国法律规定:本法所称的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投资人以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个人独资企业不是法人,它的民事权利义务由投资人享有和承担。
业主人格和独资企业人格只能是视为一体,而不能在二者之间画等号。对于独资企业来说,其财产相对固定与业主个人财产有所区别。我国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不足清偿债务的,投资人应当以其个人其他财产予以清偿。因此,当个人独资企业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时,要以企业全部财产予以清偿,不足清偿时,才由投资人其他财产清偿。可见对于个人独资企业债务我国立法在坚持投资人承担无限责任的同时,却改变了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的作法,采取了补充主义,这意味者只有当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时,才以个人的其他财产清偿。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承担无限责任的方式,是通过个人独资企业来传递,在穷尽个人独资企业财产后,不足部分才以投资人的其他财产清偿。而不是把这种责任直接叠加到投资人身上,由投资人的任意财产承担责任。
个人独资企业分支机构的债务承担问题,法律有明确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可以设立分支机构,其分支机构的民事责任由个人独资企业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