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87人看过2024-01-06

    1、实质要件

    (1)内部转让条件

    因为股东之间股权的转让只会影响内部股东出资比例即权利的大小,对重视人合因素的有限责任公司来讲,其存在基础即股东之间的相互信任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对内部转让的实质要件的规定不很严格,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股东之间可以自由转让其股权的全部或部分,无需经股东会的同意。二是原则上股东之间可以自由转让其股权的全部或部分,但公司章程可以对股东之间转让股权附加其他条件。三是规定股东之间转让股权必须经股东会同意。

    (2)外部转让的限制条件

    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人合属性,股东的个人信用及相互关系直接影响到公司的风格甚至信誉,所以各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公司外第三人的转让股权,多有限制性规定。大致可分为法定限制和约定限制两类。法定限制实际上是一种强制限制,其基本做法就是在立法上直接规定股权转让的限制条件。股权的转让,特别是向公司外第三人的转让,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方能有效。约定限制实质上是一种自主限制,其基本特点就是法律不对转让限制作出硬性要求,而是将此问题交由股东自行处理,允许公司通过章程或合同等形式对股权转让作出具体限制。

    2、形式要件

    股权转让除满足上述实体条件外,一般还具有形式上的要件,所谓股权转让的形式要件,既涉及股权转让协议的形式缔结;也包括股权转让是否需要登记或公正等法定手续,对于股权转让的形式要件,许多国家的公司法都作了明确规定。

  • 100人看过2024-01-06
    企业转让需要以下手续:变更公司法人的具体流程如下:1、领取《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2、变更营业执照,到工商局办证大厅办理;如果存在股权转让须填写股权转让协议,如果法人是外地户口那么要办理暂住证3、变更组织机构代码证4、变更税务登记证5、变更银行信息。
  • 100人看过2024-01-06

    有关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以及劳动报酬的约定是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和必备条款。公司内部调岗就法律性质而言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须遵守劳动立法对于劳动合同变更的要求。《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35条也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由此可见,法律承认用人单位的调岗权,但企业内部调岗须满足两个条件:1.双方协商一致;2.采取书面形式,二者缺一不可。用人单位若没有经过协商一致而单方调岗,劳动者并没有必须服从的义务,员工可依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岗位与薪酬,申请仲裁要求恢复原职位;但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没有明确具体的工作岗位,一般认为用人单位有权根据经营状况合理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这意味着,假如合同约定企业可根据需要对员工岗位进行调整,应当理解为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劳动合同条款具有拘束力,双方均应履行。

    但是,即使劳动合同中有约定也不代表企业可以随意进行单方调岗,企业调岗还必须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岗位调动的合理性:1.调整前应履行必要的告知和解释义务,做到有理有据;2.调整后的岗位应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技能相适应,劳动者能够胜任;3.调整后的岗位与调整前的岗位应有一定的关联,劳动强度、薪酬待遇等差别不大。

  • 164人看过2024-01-06

    1、公司吸收合并清算不是必经程序。

    因为合并而使公司解散的,不需要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因此不需要进行清算。

    2、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二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不清偿债务或者不提供相应的担保的,公司不得合并。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 100人看过2024-01-06

    公司可以调岗调薪的情形有: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调岗调薪协商一致。

    2、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公受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另行安排工作。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

    5、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

    6、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脱密期保密协议的,在劳动者提出辞职后,可以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

  • 457人看过2024-01-06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公司加盖公章)。

    2、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公司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

    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被委托人的权限、委托期限。

    3、公司章程修正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

    4、变更后住所的使用证明。

    自有房产提交产权证复印件;租赁房屋提交租赁协议复印件以及出租方的房产证复印件;未取得房产证的,提交房地产管理部门的证明或者购房合同及房屋销售许可证复印件;出租方为宾馆、饭店的,提交宾馆、饭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5、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变更住所必须报经批准的,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书复印件。

    6、公司营业执照副本。

  • 100人看过2024-01-06

    公司员工调动岗位需要哪些流程

    第一,属于员工主动要求的调岗,个人写申请,交给部门主管,部门主管在同意后交给人事部经理,人事部经过审核同意后签发调岗令就是了。

    第二,属于公司安排的调岗,一般是人事部经理签发,盖章后交给调岗部门经理,要求其通知相应员工到新岗位报到就是。

    (一)调岗管理程序

    1、申请调转为生产岗、销售岗或兼职岗的员工,在符合申请条件的情况下,由个人书面填写调岗申请书,部门主管审批后,提交人力资源部审核,审核通过后本人填写《员工人事变动表》,经总经理审批通过,人资备案后方可执行。

    2、申请调转为后勤岗的员工,在符合申请条件的情况下,由个人书面填写调岗申书,部门主管审批后,提交人力资源部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参加竞聘会。竞聘通过后本人填写《员工人事变动表》,经总经理审批通过,人资备案后方可执行。

    (二)单位可否单方调整工作岗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必须具备工作内容的条款。工作内容是指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从事什么工作,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确定的应当履行的劳动义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者从事劳动的岗位、工作性质、工作范围以及劳动生产任务所要达到的效果、质量指标等。用人单位一旦在劳动合同中就工作内容与劳动者达成了一致,即产生法律约束力,因此,用人单位单方面变更工作岗位属于违约行为。

  • 160人看过2024-01-06

    一、公司分立程序

    1、公司董事会拟定公司分立方案

    2、公司股东会关于分立方案的决议

    3、董事会编制公司财务及财产文件

    4、政府主管机关的批准

    5、履行债权人保护程序

    二、公司合并的程序

    1、董事会提出合并方案或者合并计划。公司法授予公司董事会“拟定公司合并方案”的职权。

    2、股东会(大会)表决通过合并决议。公司法规定合并要有合并各方股东会(大会)做出特别决议。

  • 125人看过2024-01-06

    公司注册资本变更登记需要什么手续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公司加盖公章,领取或到网站下载);

    2、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公司加盖公章,领取或到网站下载)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名确认与原件一致);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被委托人的权限、委托期限;

    3、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做出的股东会决议,股东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字,自然人以外的股东加盖公章并签名(可到网站下载股东会决议参考格式);自然人独资或法人独资的一人公司提交股东决定书(可到网站下载《一人有限公司股东决定书参考格式》)

    4、改后的公司章程或者章程修正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可到网站下载公司章程参考格式);

  • 120人看过2024-01-06
    公司要求员工转岗降薪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因为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签订的劳动合同来执行,转岗降薪需要变更合同,但未经劳动者同意,是不能变更劳动合同的,如公司强行变更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劳动仲裁。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