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17人看过2024-01-06

    未婚先孕的职工也会有产假,一般不少于90天,具体以各省的规定为准。

    但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女职工违反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的,其劳动保护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办理,不适用本规定。因此违反计划生育的女性,不能享受产假期间的包括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以及工资等在内的相关生育保险待遇。

  • 115人看过2024-01-06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有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之分,普通时效为三年。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1083人看过2024-01-06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工作时间又称劳动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昼夜和一周内从事劳动的时间。工作时间的长度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直接规定。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或约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休息时间是在8小时以外劳动者自由支配的时间。

  • 110人看过2024-01-06
    废弃
  • 109人看过2024-01-06
    应该从入职后第一个月就开始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员工入职,并且满一个月,用人单位就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可能面临支付双倍工资的风险。
  • 115人看过2024-01-06
    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最新规定是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正确理解可以概括为四层含义,分别为享有同工同酬的权利、负有同工同酬的义务、同岗同薪分配办法以及相同相似岗位报酬。
  • 105人看过2024-01-06

    劳动者在自动离职时,未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系基于《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其自动离职的行为应当推定为因个人原因离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请求不能得到支持。

    劳动合同纠纷中最主要的争议在于按自动离职处理引发的争议,即用人单位对未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而擅自离岗且无正当理由的劳动者,依据本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引发的争议。从劳动争议处理实践来看,按自动离职处理的情形主要有:

    一是因劳动者本人原因不辞而别,这里的本人原因包括身体素质、业务素质、沟通能力、家庭变故、生活环境等因素;

    二是劳动者无故旷工达到一定期限,其中“旷工”是指未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而擅自离岗且无正当理由;

    三是劳动者出国逾期未归。

    对以上行为进行审查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离职事实的确认认定劳动者自动离职应把握三点:

    第一,劳动者有离开企业且在规定时限内不愿回企业的主观意愿;

    第二,未履行相关手续或虽履行了手续但未经企业批准;

    第三,超过规定的时限。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作为管理者,用人单位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故用人单位应就其有关职工“自动离职”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

    2.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劳动者未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而擅自离岗且无正当理由,其行为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按自动离职处理,是用人单位依据本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因此,审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同样要审查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依据的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即是否经过民主制定程序,是否已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规章制度的内容是否具有合法性,另外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应当已告知工会,并送达至劳动者。

    3.倾斜保护劳动者权益与平衡用人单位利益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的原因是劳动者的违法行为,在审查这类案件时,不仅要强化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防止用人单位违法解除不存在自动离职事实的劳动者,也要考虑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自动离职的情形下作出解除劳动合同行为,防止企业损失扩大,维护用工稳定。如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技术、管理骨干不顾企业利益擅自“跳槽”,这就不仅仅是按自动离职处理,还要按劳动法规追究其赔偿责任;如企业生产富余职工多,在认定时就需多加分析,着重考察员工未提供劳动是否具有正当理由。对于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二项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 110人看过2024-01-06

    需要具体分析:

    用人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的情形

    用人单位不予续签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补偿。

    劳动者不续签劳动合同的情形

    (1)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不续签的,不能进行补偿;

    (2)用人单位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不续签的,应当进行补偿。

  • 106人看过2024-01-06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
  • 114人看过2024-01-06

    试用期内没签合同离职应该发放工资。只要劳动者在单位上班,实际上就确认了雇佣关系,无论是否已签订合同,实际上都已经有雇佣关系的事实,需要支付工资。

    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未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做法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维护自己的权利。

    首先,劳动者是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的。根据法律规定,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职工建立了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其次,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你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你可以按照法律规定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再次,对于单位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你可以提出辞职,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