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49人看过2024-01-31

    为了更好的减低辞退的成本,企业应该特别注意。用人单位以劳动者存在过失为由辞退劳动者,劳动者要看是否符合以上情形,若不符合,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赔偿金。

    为了更好的减低辞退的成本,企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第一种情形,用人单位要对“录用条件”事先进行明确界定并公示,并做好试用期内的考核。一经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应即时解除劳动合同。须注意一定要是“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如果过了试用期,则不能以此条此款解除劳动合同。

    2、对于第二、三、四种情形,用人单位对于哪些情形属于“严重违反”“严重失职”“重大损害”“严重影响”等要在其内部规章制度中予以规定,并公示,让劳动者清楚明白地知道单位有哪些规定是属于即时被辞退的情形,从而减低用人单位在以后可能发生的仲裁或诉讼中的败诉率。

    3、对于第五种情形,即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而使劳动合同无效。对于这种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无效确认后,用人单位也才享有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4、对于最后一种情形,用人单位要了解何谓“被追究刑事责任”,即被人民检察院免于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32条免于刑事处分的。另外,劳动者被劳动,教养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被教养的事实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 238人看过2024-01-31
    不签就业协议书没有太大的影响。法律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必须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 3468人看过2024-01-31
    临时工是没有工龄的。但是如果是从临时工转为正式工的,最后一次在本单位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连续工作时间,可以计算工龄。也就是说临时工除非转正了,不然是不会计算工龄的。计算的工龄是从工作开始计算。计划内临时工经县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被本单位招收为固定工后,其最后一次在本单位的计划内临时工的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当事人一直从事临时工作,并且不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从事临时工作的时间不能计算为连续工龄。
  • 117人看过2024-01-31

    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加班费的计算,依据加班的时间而定,如果平时加班的,按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计算加班费。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 111人看过2024-01-31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 135人看过2024-01-31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主张加班费属于劳动争议,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201人看过2024-01-31

    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一经授予,除非经专利权人同意外,任何单位、个人都不得实施其专利。那么假冒专利罪立案标准是怎么确立的?接下来,就让华律知产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吧,希望能让大家对这方面的法律知识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假冒专利罪立案标准是怎么确立的

    假冒专利罪立案标准:

    假冒专利罪立案标准之一:“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这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侵犯他人专利权,假冒他人专利违法所得数额累计达到10万元以上形。

    假冒专利罪立案标准之二:“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这里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于行为人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导致的专利权人直接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不包括间接经济损失。

    假冒专利罪立案标准之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假冒他人专利,受过行政处罚2次以上,又假冒他人专利的”,应当立案追究。

    假冒专利罪立案标准之四:“造成恶劣影响的”,应当立案追究。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假冒专利罪立案标准是怎么确立的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编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纠纷的行为,一定要协商处理好,避免出现一些意外。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五条  专利权

    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

  • 196人看过2024-01-31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那么2024年专利侵权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华律知产小编整理了这方面的相关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或者能够解决大家的一些疑惑。

    年专利侵权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

    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3、消除影响。在侵权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承担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以达到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刑事责任

    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2024年专利侵权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编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纠纷的行为,一定要协商处理好,避免出现一些意外。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五条 【专利权】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

  • 241人看过2024-01-3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好。今天,华律知产小编通过著作权中可以转让的权利有哪些这个问题带来了以下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各位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著作权中可以转让的权利有哪些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中可以转让的权利有以下:

    1、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2、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3、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4、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5、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6、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7、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8、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9、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10、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11、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12、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13、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著作权中可以转让的权利有哪些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编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纠纷的行为,一定要协商处理好,避免出现一些意外。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

    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 111人看过2024-01-31

    劳动合同试用期符合以下规定的合适: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其他。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