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人看过2024-01-10
公司隐名股东对第三人的风险如下:
1、是隐名投资协议无效,在这种情况下,隐名股东不享有投资权益;
2、显名股东可以对公司、其他股东和第三人行使其股权从而达到控制公司的目的。隐名股东要行使股东权益,需通过漫长的诉讼途径;
3、根据外观主义原则,公司优先保护第三人的利益,隐名股东不能以名义投资者不具备股东资格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
-
143人看过2024-01-10
保护公司隐名股东的权利方法:
1、采用书面协议明确显明股东和隐名投资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争取与其他股东以及公司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方对股权代持的知悉和同意。
3、积极参与公司管理,充分行使股东权利。
4、关注显名股东持股情况,及时办理股权变更登记。
-
134人看过2024-01-10
法律对股东直接诉讼作出了如下规定:如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151人看过2024-01-10
公司隐名股东要成为显名股东需经过以下手续:
1、召开股东大会,通过变更决议,允许当前显名股东将股权转让给隐名股东;
2、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3、到当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
4、交纳税费,办理完税凭证;
5、股东到工商登记机关办理股权变更手续。
-
148人看过2024-01-10
隐名股东的认定是一项常见的实际工作,更多地出现在解决隐名股东和明显股东纠纷的场景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统一的裁判观点倾向于内外差异化、区别化处理的原则。对于公司内部关系,私法支持合同自由、意义自治、合同优先。如果判断有效,双方都有约束力,以协议约定的内容为准。因为在公司内部关系中,双方只同意双方,对公司和外部世界没有实质性的负面影响。
-
460人看过2024-01-10
公司股东是指持有公司股份的人。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都依法分配资本。股东应当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公司注入认缴资金。这是股东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也就是说,认缴注册资本是股东对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庄严法律承诺,必须遵守,否则应承担法律责任。
-
181人看过2024-01-10
股东会的召集次数通常为一年一次,如有董事人数不足相关法律规定人数或者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三分之二、董事会认为必要等情形之一的,则应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股东会的通知时间:
1、一般定期会议,于会议召开前10天为宜;
2、临时会议,3至5天为宜。
-
200人看过2024-01-10
限制股东表决权的方式如下:
1、直接限制,即立法明确规定,持有一定比例以上股东超部分股份的表决力弱于一般股份,即这部分股份不再是一股一表决权,而是多股享有表决权;
2、间接限制,即通过规定不同公司议案所需的最低出席人数和最低表决权,增加大股东滥用表决权的难度,间接达到限制效果;对代理表决权的限制。
-
140人看过2024-01-10
公司的独立人格与股东的有限责任的规定如下:
1、公司的独立人格是指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应当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2、股东的有限责任是指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143人看过2024-01-10
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公司股份的情形有:
1、与持有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2、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3、股东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有异议,要求公司收购股份;
4、将股份转换为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
5、上市公司必须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
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权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