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0人看过2024-01-08
    没有签合同被辞退有补偿,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待遇,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106人看过2024-01-08

    在很多的劳动工资的纠纷中,对于单位是否已经支付工资由谁来承担举证责任双方常常会争执不下。但是,根据我国的有关司法解释,是否已经支付工资的举证责任应该由用人单位来承担。

    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这就是说,用人单位应当保留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的资料至少要达到两年。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所以,对是否支付(加班)工资的劳动争议应该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 110人看过2024-01-08

    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后,用人单位的续签通知是法定义务。

    2、用人单位没有履行续约通知义务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后,用人单位唯一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途径就是,通知劳动者以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拒绝。

    而用人单位一旦没有履行上述续约的通知义务,就无法证明劳动者拒绝续约。用人单位无法证明劳动者拒绝续约,就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3、劳动者可自行辞职,不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但没有经济补偿金。

  • 100人看过2024-01-08

    按劳动合同法规定,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109人看过2024-01-08

    (一)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加50%,绝症加100%)

    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5、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6、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的50%)

    (二)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总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1+50%)×n

    (三)因用人单位不订合同或合同无效赔偿金,违法解除合同赔偿金

    1=应得工资收入×25%赔偿金

    2=医疗费用×25%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工资标准计算及依据

    1、违法解除赔偿金=录用费用+培训费用+直接经济损失+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2、劳动者违反保密条款赔偿金=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润)+合理的调查费用

  • 100人看过2024-01-08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按应发工资计算。

    2、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按上面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 100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符合以上条件之一,单位辞退员工可以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

  • 326人看过2024-01-08
    作为公司的财务人员当然也能够成为公司的股东,因为在相关的法律制度当中也并未限制股东不能在本公司任职,只不过财务人员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触到公司的利润和债务报表的这些材料,但无论是财务人员或股东,在工作过程中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 111人看过2024-01-08
    在试用期内公司解散在解除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员工也可以获得经济补偿,工作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作为补偿。
  • 143人看过2024-01-08
    公司股东可以知识产权出资。
    1、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十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2、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