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7人看过2024-01-10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即:当公司发生债务责任时,股东并不直接对债权人负责,而是由公司以自己的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所承担的责任,体现为股东对公司的出资,股东须以其全部投资,也仅以该投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也就是说,股东在依照有关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了出资义务后,对公司行为将不再承担责任。

    若股东已向公司缴纳出资,履行了出资义务,公司破产时股东没有责任。

    若股东尚未向公司缴纳出资,未履行出资义务,公司破产时股东须向公司补足其认缴的出资。

    例外情况:如果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130人看过2024-01-10

    连续两年不参加年检的,吊销其营业执照。法律规定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主管机关可以根据情况分别给予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1、在年检截止日期前未上报年检材料的,处以二万元以下罚款,责令限期补办年检手续。

    2、年检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处以二万元以下罚款,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再处以二万元以下罚款,直至吊销其营业执照。

    3、在规定的报送期限内未申报年检,且在注册住所查无下落的,吊销其营业执照。

    4、确已歇业,但未按规定办理注销登记的,责令限期办理注销登记;逾期不办理的,吊销其营业执照。

    5、连续两年不参加年检的,吊销其营业执照。

  • 119人看过2024-01-10
    1、领取《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工商局办证大厅窗口领取);

    2、变更营业执照(填写公司变更表格,加盖公章,整理公司章程修正案、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协议、公司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到工商局办证大厅办理);

    3、变更组织机构代码证(填写企业代码证变更表格,加盖公章,整理公司变更通知书、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企业法人身份证复印件、老的代码证原件到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

    4、变更税务登记证(拿着税务变更通知单到税务局办理);

    5、变更银行信息(拿着银行变更通知单到基本户开户银行办理)(注:如果变更未涉及到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银行信息,则无需变更)。

  • 141人看过2024-01-10
    清算组向债权人清偿债务之后,可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可以在清偿的数额内向被担保人进行追偿。但是被担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如何、是否具有清偿能力都具有十分的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在破产工作结束之前破产企业对债权人的清偿比例是不可能确定下来,也就是说破产企业由于对外担保而偿还被担保人的债务的数额尚无法确定。
  • 118人看过2024-01-10
    可以。公司股东可以用持有该公司的股权替该公司的借款提供质押担保,很多上市公司就是通过股权质押提供担保在银行贷款。不过,若不是上市公司的股权,可能性就小多了。股东可以为公司贷款提供担保,包括股东的连带责任保证,或者股回东以股权质押担保,或者提供股东名下的房产、土地等答提供抵押担保。
  • 114人看过2024-01-10

    公司被吊销,可以追加股东作被告。如果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公司就被吊销的,则可以追加股东作被告,请求其在未出资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的债务担责。

    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118人看过2024-01-10

    取消股东资格的股东会的召集程序与一般股东会的召集程序相同,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有权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并在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监事不召集和主持的情况下有权自行召集和主持股东会,公司章程不能通过规定更高的持股比例要求剥夺小股东的股东会召集权和主持权。

    因此股东在其他股东虚假出资、出资不实或抽逃出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或者在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监事不召集和主持的情况下有权自行召集和主持股东会,行使股东权利解除未实际出资股东的股东资格。

  • 161人看过2024-01-10

    私募股权基金是指基金管理人在中国境内以非公开募集的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设立的以购买公司股权为主要投资目标的基金,基金本身就是一种资金的集合。

    自然人注册私募基金投资公司,个人可以100%持股,只不过需要的资质和监管都比较麻烦。发私募产品的时候你的注册资金和私募的规模有一定的要求。

  • 141人看过2024-01-10

    按照法律规定,股权质押一般是质押给债权人,债权人与质押人签订质押协议,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般观点认为,以股权为质权标的时,质权的效力并不及于股东的全部权利,而只及于其中的财产权利。换言之,股权出质后,质权人只能行使其中的受益权等财产权利,公司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非财产权利仍由出质股东行使。判断股权质押的标的,要从事实上来判断。首先,当股权出质的时候,出质的究竟是什么权利呢?无论出质的是财产权利还是全部权利,权利那不可能像实体物那样转移占有,只能是通过转移凭证或者登记方式来做满足。因此究竟转移了什么,我们从设质的活动中无法辨明,但可以从质权执行中进行考察。其次,当债务清偿期届满,但是设质人无力清偿债务时,就涉及质权执行的问题。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对于权利质押的执行没有规定,但允许比照动产质押的一般规定。对于动产质押的执行问题。

  • 107人看过2024-01-10

    在我国企业法人股东的股权是可以质押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股权质押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在中国,能作为股权质押的仅为股份公司股东的股票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份。

    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