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18人看过2024-01-10

    1、以盗窃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第三人在明知或应知前述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仍然从侵权人那里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 135人看过2024-01-10

    不一定。

    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大会必须有;董事会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公司股东人数少或者规模小的,不得设立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至于什么是股东人数少或者规模小,公司法并没有定义。这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验。只需在公司章程中达成协议;监事会也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相关规定与董事会有关。

    2、股东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必须有;董事会必须有;监事会必须有。

    3、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大会,不。因为只有一个股东,不能开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可有可无,参照有限责任公司执行。由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必须符合股东人数少的要求,因此不能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通常,它也不是。


  • 116人看过2024-01-10

    1、判断主体

    应当是外观设计专利相关种类产品的一般消费者,以该人群的视觉出发,是否会造成混淆。

    2、判断客体

    是否侵权,应以涉案产品和涉案专利之间进行对比,而不以涉案产品和专利权人产品之间进行对比。

    3、产品种类

    判断被控侵权产品是否与涉案专利构成相同或近似,首先要判断相关产品在种类上是否相同或者相近,其判断依据是产品的具体用途或使用场景(产品用途的判断,可以根据外观专利的归类、和产品照片或图片来确定)。

    相同种类的产品是指产品用途完全相同。

    相近种类的产品是指用途相近的产品,当产品具有多种用途时,如果其中部分用途相同,即使其他用途不同,二者也属于相近种类产品。

    当产品的种类既不相同也不相近时,即使被控侵权产品的形态(形状、图案、色彩)与专利相同或近似(如汽车和汽车模型),不能认定被控侵权产品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4、相同或者近似判断

    相同或近似的判断方式:

    (1)直接观察;

    (2)单独对比;

    (3)比较产品外观的视觉效果;

    (4)整体观察、综合判断。

  • 103人看过2024-01-10

    1、如果仅仅是包含单纯事实消息的时事新闻,根据著作权法第五条第(二)项的规定不享有版权,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出台的《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第十六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单纯事实消息属于著作权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的时事新闻。所以传播报道他人采编的时事新闻,应当注明出处。这样就不会承担侵权责任了。

    2、除时事新闻以外的新闻作品,如新闻摄影,时事性文章,通讯等并没有被排除保护。所以,转载这类新闻作品要征得版权人的同意。未经版权人同意的,涉嫌侵权。


  • 110人看过2024-01-10

    可以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还可以当事人双方协商。

    域名争议有以下几种途径解决:

    1、当事人协商解决。当事人之间关于域名的纠纷仍然是民事纠纷,可以由当事人自愿协商解决。

    2、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认可的争议解决机构投诉,由他们受理解决。不过这类机构解决的域名争议限于域名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管理的CN域名和中文域名。

    3、由仲裁机构仲裁。纠纷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的,由双方选择的仲裁机构仲裁解决。

    4、诉讼解决。这类诉讼由于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都是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 103人看过2024-01-10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提出指控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应当首先承担举证责任,提供证据证明以下事实:

    1、是否拥有专利权以及专利权处于何种法律状态;

    2、被控侵权人何时何地实施了何种行为;

    3、被控侵权行为的技术内容是否落入专利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4、被控侵权行为人的实施行为出于生产经营的目的。

  • 165人看过2024-01-10

    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对专利权人的权利限制有以下几点:

    (1)无拒绝权,即专利权人不能拒绝别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单位利用其专利发明。

    (2)对专利发明的先用权。

    (3)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使用的有关专利,不视为侵权行为。

    (4)在临时过境的外国运输工具上,为运输工具的自身的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不算侵犯专利权。

    (5)强制许可。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自授予专利权之日起满三年内,专利权人无正当理由没有实施或充分实施其发明的,专利局可根据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申请,允许该单位不经专利权人同意而实施其发明,取得强制许可的单位仍应向专利权人交付使用费。

    (6)国家征用,发明专利对国民经济公共利益或者国防建设有重大意义的,可由国家征用该发明,并给专利权人以合理的补偿。


  • 126人看过2024-01-10
    有限责任公司必须设立股东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需要设立股东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依照本法行使职权。股东大会应当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有限责任公司没有股东大会,有股东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
  • 210人看过2024-01-10

    图片的版权认定方式为:

    1、要看创作者是谁以及法人、其他组织是否为创作提供条件。

    2、图片版权一般属于作者,即创作作品的公民;但如果图片版权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其意志创作,并由其承担责任的,版权就属于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3、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 159人看过2024-01-10

    著作权人和邻接权人发现自己的权利遭受不法侵害时,可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的方式解决侵权纠纷。

    一、调解

    调解,是指发生纠纷时,在调解组织的主持下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纠纷解决方式。调解组织可以是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也可以是其他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著作权侵权纠纷和合同纠纷都可以通过调解解决。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不能予以强制执行。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不同意按调解协议执行的,调解协议即失去效力,当事人可通过诉讼来解决纠纷。

    二、仲裁

    仲裁,是指仲裁机构依照一定的仲裁程序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裁决的纠纷解决方式。著作权的仲裁由著作权仲裁机构进行,主要适用于对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解决,而且在著作权合同中必须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如果没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未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不能进行仲裁。著作权仲裁机关所作出的仲裁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诉讼

    著作权的诉讼,是指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利用诉讼程序解决著作权纠纷的一种方式。诉讼是我国《著作权法》所规定的解决著作权纠纷的主要方式。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当事人之间调解不成以及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此外,执行仲裁申请的人民法院发现仲裁裁决违法的,有权不予执行,当事人也可以就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著作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时效期间的起算日从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于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可以没收违法所得、侵权复制品以及进行违法活动的财物。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