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39人看过2024-01-11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一个自然人或者一个法人也可以单独设立有限责任公司。
    2、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公司名称和住所;
    (2)公司经营范围;
    (3)公司注册资本;
    (4)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
    (5)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6)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
    (7)公司法定代表人;
    (8)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此外,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公司住所。公司住所是公司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是法定的注册地址,不同于公司的生产经营场所。
  • 545人看过2024-01-11
    房屋托管公司的房子能租。但是在签订租赁合同之前,建议确认该公司是否合法,以及是否经过委托具有出租该房屋的权利等事项,谨防上当受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
    1、属于违法建筑的;
    2、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
    3、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
    4、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 606人看过2024-01-11
    公司有债务问题可以注销。
    企业法人解散的,依法清算并注销前,以该企业法人为当事人;未依法清算即被注销的,以该企业法人的股东、发起人或者出资人为当事人。据此,公司债务没有清偿可以注销,但此时债权人提起诉讼的当事人会发生改变。
  • 185人看过2024-01-11
    起诉解散公司的条件: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4、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5、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 151人看过2024-01-11
    股东之间可以进行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当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就其股权转让征得同意。其他股东自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30日内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半数以上其他股东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 142人看过2024-01-11
    1、股权质押后,在解押前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转让的可以转让。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股权质押后可以签订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将股权进行转让,但是股权变更登记除非取得质权人的同意,否则是无法进行变更登记的。
    3、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4、基金份额、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股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 100人看过2024-01-11

    能够,将负责人列为申请对象。

    公司注销后,员工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因为此时公司的法人资格已经消灭。但若是劳动争议诉讼期间公司恶意注销,劳动者可以变迁诉讼对象,向相关主体或者是个人进行维权。


  • 211人看过2024-01-11
    1、预告性辞退 预告性辞退是指企业在辞退职工时,按照法律的规定提前30天通知职工或支付代替通知金的方式辞退职工的行为。主要有以下情形:
    (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2、过失性辞退 过失性辞退是指企业在劳动者有过错的情况下,无须提前30天通知,而即刻辞退职工的行为。依据我国劳动法规定,过失性辞退主要有以下情形: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386人看过2024-01-11
    1、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即: 当公司发生债务责任时,股东并不直接对债权人负责,而是由公司以自己的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所承担的责任,体现为股东对公司的出资,股东须以其全部投资,也仅以该投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也就是说,股东在依照有关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了出资义务后,对公司行为将不再承担责任。
    若股东已向公司缴纳出资,履行了出资义务,公司破产时股东没有责任。
    若股东尚未向公司缴纳出资,未履行出资义务,公司破产时股东须向公司补足其认缴的出资。
    例外情况:如果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266人看过2024-01-11
    只要是符合规定的裁员就是合法的,与其是否进行招工无关。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2、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相关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