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5人看过2024-01-12

      1、用人单位提出,经与员工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本人:

      (1)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但用人单位未提前30日通知员工的,应当支付该员工当年一个月月平均工资的补偿金。

      4、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并听取意见,经向劳动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 110人看过2024-01-12

    有下列14种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2、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3、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4、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5、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6、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7、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8、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9、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10、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11、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12、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1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1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 105人看过2024-01-12
    1、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2、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2、或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如果并非上述情形,用人单位辞退哺乳期女职工,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等。

  • 105人看过2024-01-12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非过失性辞退的法定许可性条件一般限于劳动者在无过错的情况下由于主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

    如果证明劳动者本人不胜任工作,可以调离岗位,但必须有充足的理由,但调离岗位不能把管理人员调成一名员工,必须是平级调动。

  • 110人看过2024-01-12

    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是属于法人组织,有独立的财产权利,公司的债务由公司的财产承担,所以股东转让股权后,债权债务由公司财产承担,但股东有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情形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104人看过2024-01-12

      《劳动合同法》有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 109人看过2024-01-12

      申请工伤认定是用人单位义务,职工在工作中受伤,单位有义务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单位不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也可申请。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 107人看过2024-01-12

    实践中,根据不同程度的受伤,请求工伤赔偿的赔偿项目如下:

    1、一般伤害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2、达到伤残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造成职工死亡

    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4、职工下落不明

    具体而言,要区分以下情况决定工伤赔偿:

    (1)职工未被宣告死亡的,比如船员出海遭遇海难,救援队还在进行搜救的,那么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生活有困难的)。

    (2)职工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并且,直系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

  • 123人看过2024-01-12

      申请工伤认定时如果对方没有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则不能认定为工伤,不能获得工伤赔偿,受害者可依法去申请人身损害赔偿。申请工伤认定的前提是存在着劳动关系,即受害人有用人单位。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 112人看过2024-01-12

      申请工伤认定时如果对方没有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则不能认定为工伤,不能获得工伤赔偿,受害者可依法去申请人身损害赔偿。申请工伤认定的前提是存在着劳动关系,即受害人有用人单位。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