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35人看过2024-01-12
    公司发行新股,股东大会应当对下列事项作出决议:
    (一)新股种类及数额;
    (二)新股发行价格;
    (三)新股发行的起止日期;
    (四)向原有股东发行新股的种类及数额。
    新股发行,是指公司成立后在注册资本的基础上再发行股份的行为。股份发行,是指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资本而进行的出售和分配股份的法律行为。
  • 143人看过2024-01-12
    招股说明书应当载明哪些事项招股说明书应当附有发起人制订的公司章程,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
    (二)每股的票面金额和发行价格;
    (三)无记名股票的发行总数;
    (四)认股人的权利、义务;
    (五)本次募股的起止期限及逾期未募足时认股人可撤回所认股份的说明。
  • 529人看过2024-01-12

    公司不能无限期停业,停业超过一定时间会被吊销营业执照。根据法律规定,公司成立后六个月内没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六个月以上的,登记机关可以吊销其营业执照。公司营业可以暂停,但税务方面的纳税申报是不可以停的,在停业期间,还是要正常办理纳税申报,每月的申报表上填写0。纳税人遇特殊情况需暂时停业一个月以上的,应持主管部门批准的停业申请报告到资料发售窗口领取《企业停业报告表》。

  • 151人看过2024-01-12
    股票采用纸面形式或者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形式。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证明其所入股份的一种有价证券,它可以作为买卖对象和抵押品,是资金市场主要的长期信用工具之一。股票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不仅有权按公司章程从公司领取股息和分享公司的经营红利,还有权出席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从而,股东的投资意愿通过其行使股东参与权而得到实现。同时股东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
  • 123人看过2024-01-12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 136人看过2024-01-12
    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丁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160人看过2024-01-12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日,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但是集体合同需要报送劳动行政部劳动行政部门未提出异议的,才可以生效。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 129人看过2024-01-12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事项主要有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 172人看过2024-01-12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的,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 131人看过2024-01-12
    1、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如约定试用期超过6个月,不购买社会保险等。
    2、采用胁迫、乘人之危的手段,以损害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强迫对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如合同期满后强迫续订劳动合同。
    3、采用欺诈的手段,故意隐瞒事实,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如虚假承诺优厚的工作条件。
    4、订立程序形式不合法的劳动合同。如双方当事人未经协商,或者未经批准采取特殊工时制度等。
    5、违反劳动安全保护制度。如约定劳动者自行负责工伤、职业病,免除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等。
    6、违反规定收取各种费用的劳动合同。如强制收取培训费、保证金、抵押金、风险金、股金等。
    7、主体不合格的劳动合同。如招用童工、冒签合同等。
    8、侵犯婚姻权利的劳动合同。如规定合同期内职工不准恋爱、结婚、生育。
    9、侵犯健康权利的劳动合同。如约定工作时间超过法律规定,损害劳动者正常休息休假。
    10、侵犯报酬权利的劳动合同。如加班不支付加班工资,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等。
    11、侵犯自主择业权利的劳动合同。如设定巨额违约金、培训费,限制职工流动。
    12、权利义务显失公平的劳动合同。如设定无偿或不对价的竞业禁止条件等。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