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
(1)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
(2)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摘要应当简要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
(3)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4)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人应当在专利申请文件中说明该遗传资源的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申请人无法说明原始来源的,应当陈述理由。
2、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以及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等文件。
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
公司规定试用期内辞职不计发工资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工资是劳动者提供劳动获得的报酬,只要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及时足额的支付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的实际工作天数折算工资。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劳动者依据劳动法中的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应按照劳动者的实际工作天数支付工资。劳动法中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的。这里需注意将“随时通知”改为“提前三日”通知了。依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相关规定,日工资等于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即员工每日的工资为1200元÷21.75天。员工工作了一个星期,按照每日工资×7即可计算出员工应当获得的工资。
试用期内,虽然劳动者尚未转正,但与用人单位之间也是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并且试用期内也是实际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不能因为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将其辞退或者劳动者因为自身原因申请辞职,就拒绝支付其应得的劳动报酬。单位若有这样的行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首先,公司不得违法调岗。
如何判断公司是否违法调岗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判断:
第一,新岗位应当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员工的工作内容和范畴相一致;
第二,公司不得以降薪或者强制降薪的方式强制员工调岗。
如果公司违反了上述其中一项情形,则存在违法调岗的可能性。
其次,公司要求员工调岗应当取得员工的同意,员工有权拒绝公司调岗的要求。
当员工接到公司调岗的要求时,应当明确予以拒绝,切记不要随意签署任何关于同意调岗的同意书等资料。不过在实际操作,公司可能并不会让员工签署上述文件,而是通过要求员工提交申请书的方式进行。
那么,如果公司存在违法调岗的情形且员工也明确拒绝了公司的调岗要求,但公司依然强制要求员工调岗,员工应当如何应对呢?
很多员工在接到公司调岗的通知后,会当即予以拒绝并以此为由提出离职,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在劳动仲裁中却往往会败诉。
这是因为公司要求调岗并不符合员工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六种情形之一,是否可以适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这一项情形,在实践中有争议。
对此,建议员工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员工应该保存好公司要求调岗的证据材料,包括录音、聊天记录、通知书等;
其次,员工应当继续留在原岗位出勤,切忌随意提出离职;
再次,在公司发出调岗通知的一个月内,应当书面向公司表示异议;
如果公司通过降薪等方式强迫员工调岗,这时员工应该再次提出书面异议;
如果公司依然不予恢复健康原来的岗位和薪水,这时员工才可以通过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规定授予专利权。
劳动合同订立后,双方当事人必须认真履行,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劳动合同。但是,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变化,或者职工劳动、生活情况的变化,也可以变更劳动合同。
1、《专利法》第59条第2款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2、该规定表明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对象是产品,外观设计必须与产品结合为一体。
3、如果单纯是一种创新图案、画稿,没有使用于某一载体之上便不能得到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
4、只有把某种设计图案用于镜框。汽车等工业产品上才能得到《专利法》的保护,否则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