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71人看过2024-01-16
    具体的办法是,企业法人符合破产条件,向法院申请破产后,债权人应当向管理人申请债权,由破产财产偿还;破产人无财产可供分配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余下债务不再清偿。
    《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三)普通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 136人看过2024-01-16

    经过法院指定的是合法的。强制清算是指公司因违法行为被主管机关依法责令关闭而进行的清算,或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法院宣布破产而进行的清算。

    人民法院是公司强制清算的组织者。申请公司强制清算的主体可以是公司的债权人,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是公司股东。

    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规定,债权人和股东在以下情况下可以申请法院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

    (1)公司解散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

    (2)虽然成立清算组但故意拖延清算的;

    (3)违法清算可能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股东利益的。

  • 190人看过2024-01-16
    1、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时间:自人民法院发布受理破产申请公告之日起计算,最短不得少于三十日,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权申报期限自人民法院发布受理破产申请公告之日起计算,最短不得少于三十日,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2、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债权人未申报债权的,可以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但是,此前已进行的分配,不再对其补充分配。为审查和确认补充申报债权的费用,由补充申报人承担。债权人未依照本法规定申报债权的,不得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利。
  • 211人看过2024-01-16

    专利的申请是个人或者企业想要获得专利权的必须要经历的程序。而专利权的获得,要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机关提出申请,经国家专利机关批准并颁发证书。那么深圳申请国家专利详细程序有哪些呢?请看下文的详细介绍。接下来,就让华律知产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吧,希望能让大家对这方面的法律知识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在深圳申请国家专利详细程序介绍

    第一、准备申请文件,包括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说明书。外观设计类的专利要有请求书、图片或照片、简要说明。可去国家专利局服务点索取相应的表格。申请文件的格式要注意以下几项:1、用黑色笔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无涂改。2、使用中文简体字。3、表格表单使用,不能分栏写。4、实用标准表格、A4纸,一式两份。5、附图需用黑色墨水盒绘图工具制作。6、按顺序编写页码。可去官方网站下载写作范文。

    第二、提交材料,可以选择两种方式提交材料,1、直接去专利局大厅或地方的专利代办窗口交。2、通过邮寄的方式交,但是只能使用使用EMS,快递、平信都不要用。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蓟门桥西土城路6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受理处,邮编100088。

    第三、接受国家专利局下发的受理通知书,通知书发放意味着专利的申请正式进入审批流程。

    第四、缴纳申请费,除直接去专利局收费处、专利局代办处缴费外,还可通过银行或者邮局汇款缴纳申请费,在缴纳费用时,应注意写申请号,并要求银行或邮局的工作人员录入专利申请号、名称、地址、邮编等。但是不应直接邮寄现金给专利局,没人会收。注意要在接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缴费。

    第五、专利局对申请审查,首先初步审查,对于除了发明之外的专利申请,只要初审合格,则可授权专利,不合格的修改重新提交。对于发明专利,则需要先初步审查,合格之后,还要进行实质审查,只有在实质审查之后,才能获取专利。对于实质审查,有的可立即进行,有的则需18天之后才能进行。

    第六、领取专利证书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在深圳申请国家专利详细程序介绍这方面法律知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大家从上文已经找到有关的答案了吧。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五条 【专利权】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

  • 176人看过2024-01-16

    (一)债权人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的权利并未切实得以行使。

    依据我国《破产法》第7条,第8条,《民事诉讼法》第199条规定,债权人和债务人享有提出破产申请的权利。但现实是大多数破产案件由债务人提起,甚至是由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同企业领导秘密向法院提起的,由于对债务人经营状况难以全面了解,破产法对资不抵债企业破产的时间界限也未规定,即对企业多少或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多久后应强制其破产没有作出规定,这就使已达破边缘的企业在债权人因客观情况不能提出破产申请,债务企业又没有申请破产的情况下,企业的财产状况持续恶化,使权人遭受不应有的扩大了的损失。

    (二)债权人在破产案件审理中的合法权利难以落实。

    我国《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中破产还债程序规定,债权人会议的职权是“讨论和通过破产的处理和分配方案”。但在目前的许多案例中,包括银行在内的债权人的该项职权并未得以落实。清算组和法院确定什么方案,就实施什么方案,在没有得到债权人会议通过的情况下,法院便裁定予以执行,债权人的意志和利益也就无从体现和保证。

    (三)一些破产企业“假破产真逃债”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除确实由于破产企业无产可破外,债务人想方设法低估破产财产价值,压低偿债比例,转移破产财产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企业将财产转移,另立公司或划小核算单位,搞空壳假破产,待破产清算结束余债后,以原企业的有效资产为基础再重新开张,甚至出现了企业一面静悄悄地酝酿破产,一面又紧锣密鼓地投资兴办新厂的情况;有的企业利用破产清算中获取的高额优先受偿费(包括职工安置费)重新组合,入股联营建立起新的企业;一些部门从地方、部门保护出发,帮助企业出谋划策,以使企业“起死回生”,破产成了某些地方政府保“一方平安”,使企业甩掉“包袱”轻装前进的最佳选择。如此 “破产”,令债权人叫苦不迭。

    (四)债权人的抵押,担保物优先受偿权受到侵害。

    有些破产企业故意制造抵押权人合法有效抵押为无效抵押的假象,剥夺银行等有效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因此造成额外损失。

    (五)在破产案件执行中、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执行困难,债权人受偿财产得不到保障,债权人赢了官司输了钱的情况屡见不鲜。

  • 180人看过2024-01-16

    1、债权人公司清算时人逾期未申报债权的,债权人可以补充申报债权,在公司尚未分配财产中依法清偿。

    2、债权人补充申报的债权,可以在公司尚未分配财产中依法清偿。公司尚未分配财产不能全额清偿,债权人主张股东以其在剩余财产分配中已经取得的财产予以清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债权人因重大过错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债权的除外。

    3、债权人或者清算组,以公司尚未分配财产和股东在剩余财产分配中已经取得的财产,不能全额清偿补充申报的债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154人看过2024-01-16
    1、公司名称核准通知书;
    2、公司章程;
    3、股东身份证明,个人股东提供身份证,法人(公司)股东提供营业执照;
    4、股东投资款缴存银行的银行进帐单或现金缴款单;
    5、如个人股东是以个人存折转帐缴存投资款的,则需提供个人存折;提供以上资料时,会计师事务所需验原件后留存复印件。
    验资后,验资机构应出具验资报告,连同验资证明材料及其他附件,一并交与委托人,做为申请注册资本的依据。我国自2024年起已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也就是说注册公司的时候可以选择不用开设验资账户和出具验资报告了。
  • 400人看过2024-01-16

    1、在注册有限责任公司时,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并不是《公司法》强行规定的,认缴制度就是允许股东自行协商确定公司的注册资本总额,但根据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的类型,像是对保险公司、证券类公司的注册资本就有限制,所以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注册有限责任公司,认缴出资额不是法定的。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225人看过2024-01-16

    没有出资额的限制

    1、注册有限责任公司没有出资额的限制。

    2、《公司法》 第二十六条 【注册资本】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144人看过2024-01-16
    法人财产权包括:
    1、法人有接受全体投资人投资财产的权利。
    2、法人有将接受的投资财产登记在法人名下的权利。
    3、有以法人的名义经营该财产的权利。
    4、有以接受的投资财产和法人的日后积累,既法人名下的全部财产承担法人民事责任的权利。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