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开收购
收购方向目标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或与之进行协商就是公开收购。根据我国证券法规定,任何投资者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时,应在相关事实发生之日起三日之内,向证券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并通知该上市公司予以发布公告。王海英律师在这里需要强调并告诉大家的是,其之后投资者持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比例每增减5%,均应报告及公告。如果出现其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时,如继续进行收购,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内的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发出收购要约之前,收购人必须事先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送收购报告书。
2、杠杆收购
杠杆收购又称融资并购、举债经营收购,是一种企业金融的手段,简短的称为LBO。是指通过大量举债来购买目标公司股东股权。通常收购者只有整个收购资金的少部分,比如5%、10%,其余大部分由投资银行代收购者发行垃圾债券和向商业银行贷款筹集而来。王海英律师需要在这里明确说明的是,如果收购者唯恐获利不够支付相关利息,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收购者在收购后会经常裁掉一些部门或者干脆甩卖掉部分资产来清偿债务。杠杆收购的特点在于,其不仅是股权的转移,更是目标公司资本结构的变化。
3、协议收购
协议收购这种形式适用于对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收购,是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尚不成熟条件下的一种独特的收购方式。王海英律师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其中的优点在对承受能力有限的二级市场来说,协议收购方案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较小,但是其缺点也是非常显而易见,由于在信息公开、机会均等、交易公正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很不利于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个人注册公司流程:
1、公司名称核准。
到工商局领取一张"企业(字号)名称核准申请表",填入你准备注册的公司名称,最好准备5个以上,工商局会检索是否有重名
2、租房:租写字楼或商业用房等非住宅类用房,民用住宅不可以注册。
3、企业工商注册网上预审。
企业网上登记注册提交公司相关信息(股东、经营范围、出资比例等),工商局网上审核
4、注册公司: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
提交如下材料:名称核准通知书原件;房产证复印件;房屋租赁合同;公司章程;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6股东会决议、7指定代理人申请表;预先设立申请表;股东身份证复印件,提交材料后各个区有不同的规定期限领取营业执照。
5、刻制公章(最少3个章,公章、法人章、财务章)
6、办理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
7、税务登记证。
先在税务局网上预约,预约完成后携带以上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至少两份)去注册地所在地的税务局办理
8、开基本户。
可根据需要,就近办理。凭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去银行开立基本账号。
具有。
公司一旦被吊销营业执照,就丧失了从事经营活动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其市场主体资格当然消灭。
但其民事主体资格和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并不立即消灭,因为此时公司的债权债务还未清算,在清算期范围内公司仍享有民事权利,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直到清算结束,办理了工商注册登记后,民事主体资格才归于消灭。
营业执照的办理流程有以下几步:
第一步、核准名称。确定公司类型、名字、注册资本、股东及出资比例后,可以去工商局现场或线上提交核名申请。失败则需重新核名。需要1-3个工作日。
第二步、提交资料。核名通过后,确认地址信息、高管信息、经营范围,在线提交预申请。在线预审通过之后,按照预约时间去工商局递交申请材料。通过后会收到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需要5-15个工作日第三步、领取执照。
预约当天携带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办理人身份证原件,到工商局领取营业执照正、副本。办理营业执照需要以下材料: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
2、全体股东签署的公司章程;
3、法人股东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股东身份证及其复印件;
4、董事、监事和经理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复印件;
5、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证明;
6、代理人身份证及其复印件;
7、住所使用证明。
营业执照的办理流程有以下几步:
第一步、核准名称。确定公司类型、名字、注册资本、股东及出资比例后,可以去工商局现场或线上提交核名申请。失败则需重新核名。需要1-3个工作日。
第二步、提交资料。核名通过后,确认地址信息、高管信息、经营范围,在线提交预申请。在线预审通过之后,按照预约时间去工商局递交申请材料。通过后会收到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需要5-15个工作日
第三步、领取执照。预约当天携带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办理人身份证原件,到工商局领取营业执照正、副本。办理营业执照需要以下材料: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
2、全体股东签署的公司章程;
3、法人股东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股东身份证及其复印件;
4、董事、监事和经理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复印件;
5、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证明;
6、代理人身份证及其复印件;
7、住所使用证明。
公司注销需要下列材料:
1、公司清算组负责人或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
2、清算组成员《备案确认申请书》;
3、法院破产裁定、行政机关责令关闭的文件或公司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决议;
4、股东会或者有关机关确认的清算报告;
5、刊登注销公告的报纸报样;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辞退(或称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与否,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一、劳动者有规定情形被解除劳动合同的,没有经济补偿。
二、用人单位按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三、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