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575人看过2024-01-16

    按照约定或是协商处理。按每人实际投入的资金份额来划定股份数量,或者按约定好的股份分配形式,例如在技术方面有独特能力,或者在营销方面有客户资源,这些需要协商好各自可以占有多少股份。

  • 343人看过2024-01-16

    股份可以由投资人共同均分,总占有85-75%以上,预留15%-25%的股份,在经营期间,表现优秀,适当在15-25%股份里面调整,由投资人和管理人共同同意均可,经营后期,若其中一位投资人认为自己的付出比较大,调整股份会比较麻烦。

    特点:

    1、股份的金额性,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股份,每一股的金额相等,即股份是一定价值的反映,并可以用货币加以度量;

    2、股份的平等性,即同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权利;

    3、股份的不可分性,即股份是公司资本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每个股份不可再分;

    4、股份的可转让性,即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

  • 143人看过2024-01-16

    合同无效造成损失的,一般是按实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按过错方获得的利益进行赔偿,或者由双方协商确定赔偿的数额。

  • 4681人看过2024-01-16

    1、按股东投入占比分红,规定不参与经营的股东没有额外的工资。股东投入资金,根据公司每年的运营业绩来分红,天经地义。但是面对那么夜以继日为公司打拼的股东,如果只是以每年的业绩进行分红的话,很显然有失公平。经营管理公司的股东劳苦功高,可以这样说公司的正常运转和后期取得卓越成绩都是由他们干出来的。所以,除了每年按股东投入资金占比分红外,还可以给予经营管理公司的股东更多的酬劳,即给予其与工作性质相应的年薪作为补贴。这样既能调动参与经营的合伙人的工作积极性,又能保证公司的健康稳步发展。同时不参与经营的合伙人也能获得每年的业绩分红。

    2、按股东投入占比分红,不参与经营的股东没有额外提成。这个与第“1”点有类似之处,唯一不同的是,在对经营管理的股东进行额外的补贴时,主要参考其工作业绩,并非按照职位年薪的模式。这种额外的业绩提成机制能让经营管理的股东更加的积极,在自己本职的岗位做的更出色。而站在不参与经营的股东角度,这种方式更易被接受一点。

  • 128人看过2024-01-16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1、返还财产

    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返还财产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单方返还。单方返还,是指有一方当事人依据无效合同从对方当事人处接受了财产,该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返还财产;或者虽然双方当事人均从对方处接受了财产,但是一方没有违法行为,另一方有故意违法行为,无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而有故意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无权请求返还财产,其被对方当事人占有的财产,应当依法上缴国库。单方返还就是将一方当事人占有的对方当事人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返还的应是原物,原来交付的货币,返还的就应当是货币;原来交付的是财物,就应当返还财物。

    第二,双方返还。双方返还,是在双方当事人都从对方接受了给付的财产,则将双方当事人的财产都返还给对方接受的是财物,就返还财物;接受的是货币,就返还货币。如果双方当事人故意违法,则应当将双方当事人从对方得到的财产全部收归国库。

    2、折价补偿

    折价补偿是在因无效合同所取得的对方当事人人的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时,按照所取得的财产的价值进行折算,以金钱的方式对对方当事人进行补偿的责任形式。

    3、赔偿损失

    当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如果由于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还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此种损害赔偿责任应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1)有损害事实存在;

    (2)赔偿义务人具有过错。这是损害赔偿的重要要件;

    (3)过错行为与遭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 118人看过2024-01-16

    1、返还财产

    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返还财产有以下两种形式:

    (1)单方返还;单方返还,是指有一方当事人依据无效合同从对方当事人处接受了财产,该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返还财产;或者虽然双方当事人均从对方处接受了财产,但是一方没有违法行为,另一方有故意违法行为,无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而有故意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无权请求返还财产,其被对方当事人占有的财产,应当依法上缴国库。单方返还就是将一方当事人占有的对方当事人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返还的应是原物,原来交付的货币,返还的就应当是货币;原来交付的是财物,就应当返还财物。

    (2)双方返还;双方返还,是在双方当事人都从对方接受了给付的财产,则将双方当事人的财产都返还给对方接受的是财物,就返还财物;接受的是货币,就返还货币。如果双方当事人故意违法,则应当将双方当事人从对方得到的财产全部收归国库。

    2、折价补偿

    折价补偿是在因无效合同所取得的对方当事人人的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时,按照所取得的财产的价值进行折算,以金钱的方式对对方当事人进行补偿的责任形式。

    3、赔偿损失

    当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如果由于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还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此种损害赔偿责任应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1)有损害事实存在

    (2)赔偿义务人具有过错。

    (3)过错行为与遭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 124人看过2024-01-16
    合同无效后合同中规定的违约金一般是有效的。《民法典》规定原合同解除,争议条款符合法定有效条件是有效的。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 125人看过2024-01-16

    合同无效以后,合同中解决争议的条款仍是有效的。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致合同当然不发生效力。合同无效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合同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

    2、合同标的的不能确定。

    3、合同标的的不能。

    4、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5、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如赠与合同形式掩盖行贿之实)。

  • 129人看过2024-01-16
    一般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都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无效合同自始无效,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的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此合同无效之日起计算,为期3年。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 126人看过2024-01-16

    1、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性民事行为能力人;

    2、当事人一方有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行为;

    3、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行为;

    4、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

    6、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