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人看过2024-01-16
可以解除,但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公司停业时,对于无法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三)款,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与劳动者协商仍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公司可按程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依据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以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为由按程序进行裁员。但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按照法律有关规定给予无过错劳动者经济补偿。
-
203人看过2024-01-16
可以解除,但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公司停业时,对于无法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三)款,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与劳动者协商仍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公司可按程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依据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以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为由按程序进行裁员。但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按照法律有关规定给予无过错劳动者经济补偿。
-
303人看过2024-01-16
公司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这是一项法定的义务,即使劳动者自己不愿交公司也应为其缴纳社保。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
301人看过2024-01-16
个人独资企业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法律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法律的有关规定中,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仅限于自然人和法人。在实践中,个人独资企业与法人、自然平等地参与市场交易,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并在市场的分工机制中,发挥着自己独有的作用。可见,《民事诉讼法》中的“其他组织”这一兜底性条款,是适用于个人独资企业的。与此同时,在最高法颁布的一系列适用意见中,将其他组织解释为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综上可知,个人独资企业,属于民事诉讼的适格当事人。其次,个人独资企业在诉讼中既可以充当原告,也可以充当被告,还可以与投资人担任共同被告。对于这一说法,我们的认识是。依据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以其独立资产对外承担无限责任。当个人独资企业的资产资不抵债时,投资人再以其个人资产对其承担无限责任。因此,具有自身资产独立性的个人独资企业,也即拥有了民事责任能力,足以在诉讼中担任原告和被告。同时,作为个人独资企业的补充责任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可作为共同被告,参与到相关的民事诉讼中来。
-
869人看过2024-01-16
据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物业公司可以将部分服务项目承包给专业的服务公司承担,但不得将所有服务项目外包。物业公司也可以承担所有的服务内容,可以自行招聘所有的物业服务人员,不一定是劳务派遣。物业公司本质就是劳务,物业服务合同就是劳务合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果物业公司将保安、保洁服务承包给专业服务公司,那么保安、保洁公司派到物业公司工作的员工才是劳务派遣,否则是物业公司自招员工。无论是物业公司自招聘员工还是专业公司劳务派遣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给员工相应的劳动待遇。
-
165人看过2024-01-16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属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的补偿金。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通常有如下情况: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的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3.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
429人看过2024-01-16
公司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这是一项法定的义务,即使劳动者自己不愿交公司也应为其缴纳社保。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
145人看过2024-01-16
1、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债务人。债务人对申请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日起七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应当自异议期满之日起十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2、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破产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是否受理。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前两款规定的裁定受理期限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
3、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申请人。
4、债权人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债务人。债务人应当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
5、人民法院裁定不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6、人民法院应当自裁定受理破产申请之日起二十五日内通知已知债权人,并予以公告。
-
155人看过2024-01-16
1、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债务人。债务人对申请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日起七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应当自异议期满之日起十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2、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破产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是否受理。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前两款规定的裁定受理期限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
3、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申请人。
4、债权人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债务人。债务人应当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
5、人民法院裁定不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6、人民法院应当自裁定受理破产申请之日起二十五日内通知已知债权人,并予以公告。
-
646人看过2024-01-16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被废止企业再也无权对员工罚款
市场用工理念是企业根据需要自行招聘员工,员工到企业需要遵守企业相应规章制度并完成规定的岗位职责。若员工违反相应规章制度或没有完成相应岗位职责,企业可依据内部规章制度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奖惩办法是企业用工自主权的体现,应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订。但部分企业一直以《企业职工奖惩条例》来管理员工,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内部奖惩办法。该条例废止,国家规定的处罚方式与情形就失去了法律支持。
据了解,该条例虽然只适用于国有或集体企业,但很多其他性质的企业也深受影响。该条例的废止,使得对员工的开除、除名、辞退、罚款的规定失去了法律依据,若规章制度中还有上述规定,则属于规章制度违法。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规章制度违法的,员工可以随时辞职,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在日常管理上,很多企业内部规章制度都有对员工进行罚款的规定。该条例的废止,使得对员工罚款的处理完全丧失了法律依据,即企业无权对员工进行罚款。因此企业对员工最大的处罚权就是解除其劳动合同,无权再对员工进行行政上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