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是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
1.查账征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2.核定征收
根据规定,纳税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薄的;
(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6)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特殊行业、特殊类型的纳税人和一定规模以上的纳税人不适用本办法。上述特定纳税人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明确。
在商标行业中,商标转让和商标许可是两个非常火热的话题,对于企业来说,一个好的商标能快速提升企业的收益与名声,帮助企业打开市场,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高效快速地获取一个商标,大多数企业都会考虑通过商标转让或商标许可的方式来进行商标交易,那么今天就和华律知产一起来看看商标转让和商标许可的区别有哪些?
商标转让和商标许可的区别有哪些
商标转让和商标许可的区别
商标转让和商标许可的区别:
1.定义不同
商标转让转让的是商标的所有权,在完成交易后商标的所有权就从转让方转移到了受让方,转让方不再具有自由支配商标的权力,受让方享有商标的专用权。而对于商标许可来说,其并不涉及到商标所有权的转移,虽然商标注册人将商标权授予他人使用,但是该商标的所有权还是属于注册人所有,许可人有权利对商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也可以要求被许可人使用该商标的商品质量。总而言之,商标转让涉及权利主体的改变,而商标许可并不涉及权利主体的改变。
2.所需资料不同
在进行商标转让和商标许可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有关资料的准备。对于商标转让来说具体需要提供的资料有:①商标转让申请书;②交易双方的身份证复印件;③委托代理的证明文件。而商标许可需要准备的资料有:①商标许可合同备案申请书;②许可人与被许可人的身份证复印件;③已经过双方签章的合同;④商标注册证复印件。
3.手续不同
在进行商标转让时,买卖双方需要签订相关的转让合同,并将转让申请问价交由国家商标局进行审核。而对于商标许可来说,交易双方只需要签订一份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再将这份许可合同交由当地工商机关备案即可。
4.使用时间不同
由于商标转让是改变了商标的所有人,所以在使用时间上只需遵守《商标法》的规定即可,但由于商标许可是双方达成的一种共识,所以商标的使用时间是由许可人与被许可人共同决定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商标转让和商标许可的区别有哪些这方面法律知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大家从上文已经找到有关的答案了吧。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六条 【商标权】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依法取得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公司债务承担的方式主要有:
1、以货币偿还;
2、以股份或债权偿还;
3、以应收账款抵销;
4、以劳务偿还。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只要你仍然在单位在职工作,单位仍然不中断社保给你缴费,即是合同未续签,你仍然属于在职,实际劳动关系继续存在。
劳动合同到期,应在1个月内续签合同。如果不签,可以主张2倍工资,而且劳动监察部门会默认为你们存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公司解除合同,应支付补偿金,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遣散费。劳动法规定6个月以上须支付1个月工资,然后每六个月补偿1个月的,但是这是合理解除劳动合同,无故解除要支付双倍的工资。
职工患病,不能正常上班,应该享受《医疗期》医疗期内,企业是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医疗期满,职工患病没有痊愈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要给职工一次性医疗补贴。
相关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公司股权转让辞职有补偿金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股权转让与辞退没有经济补偿金是无关的,如果是劳动者主动辞退的,没有经济补偿,如果是因用人单位违法的原因离职,可以主张经济补偿。
1、转让双方之间的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如请求履行转让合同,请求支付股权转让款并赔偿损失(或支付违约金),或者请求解除转让合同,请求认定转让合同无效,等等。总之,这类纠纷主要适用《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进行审理,同时个案审理也要兼顾新《公司法》中的特别规定及原则。
2、涉及保护公司内部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诉讼纠纷案件。
3、因转让瑕疵出资股权引起的纠纷案件。受让方如果明知出让方出资存在瑕疵仍受让股权时,对未足额出资部分应承担连带补充责任;相反,如果受让方对此不知情,不应承担责任,并且也有权以此为由请求撤销股权转让合同。
4、隐名、显名股东转让股权引起的诉讼案件。这类案件情况比较复杂,隐名与显名股东之间是合同关系,具有相对性。通常情况下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约定,不能对抗公司及公司其他股东,也不能对抗第三人。
5、股权的善意取得纠纷案件。公司股权被无权转让后,受让方主张善意取得公司股权。审理这类案件时,既要考虑公司法律关系具有外观公示的特点,又要注意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原理,依法保护公司股东和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是没有连带责任的,公司就是企业的法人,公司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按照公司法来讲,有限责任公司应该是公司资产偿还债务,如果法人在公司经营过程中有重大过错造成企业亏损,应承担连带责任,同时法人承担责任还涉及到公司注册时的资金是否全额到位,如果有差额,需要补缴。
有限责任公司的债务首先用公司的所有财产来清偿债务,除非股东没有完成出资或有损害债权人利益行为,要在出资范围内清偿债务,否则公司债务就跟股东没有关系。不过,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跟自己的财产独立分开时,就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