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0人看过2024-01-17

    是可以立案的,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收益有分红的权利,但是同时也得遵守公司章程的规定。

    法律分析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司财物,其行为已构成职务侵占罪。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收益有分红的权利,但是同时也得遵守公司章程的规定。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所谓“动产”,不仅指已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钱财(包括人民币、外币、有价证券等),而且也包括本单位有权占有而未占有的财物,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拥有的债权。就财物的形态而言,犯罪对象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如厂房、电力、煤气、天然气、工业产权,等等。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股东对公司的投资,既可以采取货币出资方式,也可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的方式。每种出资方式应遵守相应的规定。股东有偷卖公司股东资产的行为后也是属于职务侵占罪的,那么当出现了职务侵占罪后会根据当事人的涉案情节金额以及造成的具体后确定处罚力度的,那么在发现了职务侵占行为后也是需要及时的收集好证据并及时的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处理。

  • 100人看过2024-01-17

    合伙人退出合伙时可以处分的合伙财产,包括合伙期间个人投资的财产和合伙期间积累的财产,以及合伙期间的债权、债务等。退出合伙企业时,原则上应退还合伙企业的财产。一次性退还困难的,可以分批分期退还,退还原材料有困难,可以折价处理。因退出合伙时给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考虑退出合伙的原因和过错方形成的责任,并确定赔偿责任。

  • 120人看过2024-01-17

    ⑴要求给付合伙盈余款。主要针对合伙经营有赢利的情况,比如扣除原材料款、外加工款或人工工资,尚有盈余,此时要求按照出资比例分配利润。该类案件共有5件。

    ⑵要求支付合伙垫付款或费用。在合伙期间未按出资比例实际支出,一方垫付款项较多,而合伙经营收入主要由另一方领取或控制,又不肯主动配合对帐清算的情形下,垫付较多一方提出主张。该类案件共计6件。

    ⑶要求返还投资款或投资设备。合伙事项未按约开展,或者双方约定了投资款返还的条件时,原告提出该种请求,共计6件。

    ⑷要求支付退火(股)款。该类案件共4件,合伙人退伙时,经协商订有书面协议,明确约定了另一方应当支付的款项金额,如另一方违约不履行,原告就提出该种请求。

    ⑸要求支付合伙亏损补偿款。由于合伙经营发生亏损,一方支出相对较多,要求另一方按出资比例结算后补偿相应的差额。此类案件共有2件。

    ⑹要求确认合伙协议无效或解除合伙协议,同时退还投资款。该种诉讼请求一般在合伙目的无法实现,或合伙主体资格及合伙内容有法律禁止性规定时,由受损相对较大一方提出主张。该类案件共有2件。


  • 100人看过2024-01-17
    并不是所有的合伙纠纷均可涉诉,即便是合伙协议有约定的纠纷亦未必可诉,能否受理的关键是审查纠纷的性质是否具有可裁判性。如果属于合伙人内部单纯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则法院不得受理,更不得作出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裁判。那些需要合伙人一致同意的事项;需要借助合伙人的表决等“人身行为”来完成的事项;诸如关于新合伙人的入伙程序与效力纠纷,关于合伙企业设立前的合伙协议是否继续履行的纠纷等均不得涉诉,更不得作出具有强制履行的裁判内容。因此类纠纷属合伙人单纯自治事项,司法权无法进行有效的干预。
  • 100人看过2024-01-17

    1、引导当事人恰当行使诉权。

    诉讼是含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活动,因具体诉讼过程中的请求、陈述不妥当,或举证失误都可能产生不同的裁判结果。作为原告方,即使有充分的理由,也可能因诉讼请求的确立不恰当而败诉。个人合伙具有简便易行、灵活方便、出资方式自由度大、合伙人之间相互较为信任等内在特点。

    2、指定成立清算组限期清算。

    对于合伙人之间已经结算,债权债务关系清晰或者证据充分、帐目简单且清晰的案件,法院可以依据结算凭据或经开庭审理由审判人员进行审算的基础上,依法作出判决。如果合伙财务混乱,双方分别持有部分凭据,帐目尚未明确,需要分割的财产多而杂,此种情形下,原、被告双方均能到庭,且多数合伙人同意清算的,可由法院指定成立清算组限期进行清算。

    3、法院依职权委托审计。

    合伙人之间虽然对合伙开支、对外债权、债务以及盈余亏损情况存在较大争议,但合伙帐目规范、齐全,或虽缺少帐目或帐目不清,但合伙人对做帐情况能统一口径的,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应当及时引导当事人申请委托审计。如果双方都不同意提出申请的,法院可以先通过开庭审理或证据交换,对相关帐目或凭据进行固定,在此基础上依职权委托审计部门对合伙帐目进行审核或清算。

    4、就明确部分财产或利润先行分割。

    倘若一方当事人仅仅因为疏于参加管理,或者在最初原本比较信任的情况下未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而另一方当事人实际对合伙经营实体进行了管理,并利用职务分工之便掌握了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合伙收入、财产和开支帐目。如果其早有预谋或者合伙关系确已陷入僵局,将导致一方当事人完全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

    5、参照合伙企业法、破产法的规定启动和组织清算。

  • 100人看过2024-01-17

    法人不签字公章无效。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协商达成一致,经共同签名后生效。

  • 100人看过2024-01-17

    债权实际上是公民拥有的某种预期财产,但是当债权人对其他人产生了新的债务时,这种预期的财产也是可以进行合法地转让后成为用来清偿的债务的,但是因为主体身份因为转让行为而发生变化后容易发生偿还对象方面的纠纷。

  • 100人看过2024-01-17

    股东认缴期限届满前,股东转让股权的,原股东仍需再对公司承担出资责任。并且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受让人可以向该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偿的。

  • 100人看过2024-01-17

    在特定的情况下,起诉公司可以连带股东,股东会为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公司法》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100人看过2024-01-17

    尚未足额出资的股东可以转让股权,但需要告知受让人,如果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未如实出资股东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