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认缴出资时间可以通过公司章程查询,实缴出资时间可以通过银行对账单查询。
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是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不需要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证证明文件。认缴登记不需要占用公司资金,可以有效提高资本运营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一)工伤认定:
1.由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不申请的,工伤职工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向该机构申请工伤认定。
2.提交材料包括:
⑴.单位法人执照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⑵.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文本原件以及复印件,或者其他能证明职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⑶.出具县级以上医院的诊疗诊断证明书;
⑷.受伤人员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⑸.工伤事故报告。
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接到工伤认定申请或补正材料后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制作《工伤认定决定》,将《工伤认定决定》送达申请人以及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经办机构。如果没有予以认定,可以向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在人民政府或是其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二)劳动能力鉴定:
1.由用人单位或者工伤职工(其直系亲属)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填写《劳动能力鉴定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⑴.《工伤认定决定》;
⑵.受伤人员的身份证明(复印件)及其近期照片;
⑶.出具县级以上医院的诊疗诊断证明书;
⑷.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其他材料。
2.直系亲属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需要提供与工伤职工关系的证明。
3.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鉴定结论做出之后,单位或者工伤职工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后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该再次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三)工伤赔偿:
1.包括两部分,一是工伤保险待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单位支付),二是伤残鉴定赔偿。
2.确定伤残等级后,如果用人单位缴纳了工伤保险,员工按照法律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反之员工可以对用人单位提起劳动仲裁。工伤职工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后60日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1、工伤认定时间为60天或者15天。
2、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1.市场风险
市场变数极多,因市场突变,人为分割,竞争加剧,通货膨胀或紧缩,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原料采购供应等而事先未预测到的风险,导致市场份额急剧下降,或出现反倾销,反垄断指控。
2.产品风险
因企业新产品,服务品种开发不对路,产品有质量和缺陷问题,产品陈旧,或更新换代不及时等导致的风险。
3.经营风险
由于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股东撤资,资产负债率高,资金流转困难,三角债困扰,资金回笼慢,资产沉淀,造成资不抵债或亏损的困境。
4.投资风险
各类投资项目论证不力,收益低下亏损,股东间不合作或环境变化导致项目失败。
5.外汇风险
因外汇汇率波动而使以外币计价的企业资产与负债价值上涨或下降。
6.人事风险
企业对董事,监事,经理和管理人员任用不当,无充分授权,或精英人才流失,无合格员工,员工大面积(集体)辞职造成损失。
7.体制风险
企业因选择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组织体系,激励机制不当而运作困难或内耗增大,或公司期限届满而面临解散清算。
8.购并风险
企业的股权发生变化或转移,而引起善意或恶意的收购和企业间的合并。
9.自然灾害风险
因自然环境恶化,地震,洪水,火灾,台风,暴雨,沙暴,雪暴,天文异变,交通事故,危险品泄漏,环境污染,地质(地基)变动等造成损失。
10.公关危机
企业因多种原因,如产品质量不合格,劳资纠纷,法律纠纷,重大事故案被公众媒体曝光,而使企业公信力和美誉度急剧下降。
11.政策风险
因政府法律,法规,政策,管理体制,规划的变动,税率,利率变化或行业专项整治,加入世贸组织,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等造成的影响。
12.外交风险
我国与其他国之间政治,外交关系的恶化,导致正常经贸和技术合作的中断或终止。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在依法定程序处理期间的;
(二)需要有关部门对相应事故的结论为依据,而有关部门尚未作出结论的;
(三)由于其他不可抗力导致工伤认定决定难以作出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需要中止的情形。
工伤认定中止的情形消失或申请人提供新的证据后,恢复工伤认定程序。工伤认定中止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的时限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经进一步调查核实,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终止工伤认定,并向申请人出具《工伤认定终止通知书》。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有两种方式: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
1、启动设立程序,按以下步骤进行:
(1)发起人之间以书面形式订立发起人协议:
(2)订立公司章程:按昭协议的规定支付出资认购股票:
(3)选举公司机关成员。选举董事会、监事会成员:
(4)申请设立登记:
(5)董事会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设立公司所需的批准文件、公司章程、验资证明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6)登记发放营业执照,符合法定条件的,予以登记。
2、集设立程序按以下步骤进行:
(1)发起人以书面形式订立发起人协议:
(2)草拟公司章程,发起人起草公司章程,由日后召开的创立大会通过;
(3)发起人认购股份,发起人只认购所有拟股份的一部分,我国公司法规定认购金额不得少干首次发行股份数的35%;
(4)向社会公开募集其他股票;
(5)召开创立大会;
(6)申请设立登记:
(7)登记发放营业执照并公告。注册符合法定条件的。
公司设立是指公司设立人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为组建公司并取得法人资格而必须采取和完成的法律行为。
属于
持有待售固定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处置组,金额等于“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处置组是指作为整体出售或其他方式一并处置的一组资产。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非流动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
(1)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
(2)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
(3)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