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0人看过2024-01-20
    已注册的商标可以增加类目。
    在注册商标时想要商标增加类别,只能申请多个类别的注册,注册完成时申请人拥有多件不同类别的注册商标。在注册完成以后想要商标增加类别,需要根据想要增加的商标类别再次递交商标注册申请,经过商标局的审核,核准注册后即可使用。
    在注册商标时,每一件商标需指定45种商标分类中的1种,即限定商标的类别和更详细的商品名称/服务项目,这样才能明确指定该商标的使用范围和保护范围。所以注册商标时不可以指定多个类别。如果在注册商标时想要商标增加类别,只能申请多个类别的注册,注册完成时申请人拥有多件不同类别的注册商标。
    不重新申请商标注册,而直接将注册商标使用在其他商标类别的商品/服务范围上,有可能侵犯他人在该类别上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会遭遇商标侵权的相关处罚。所以商标增加类别不要擅自使用,要先注册后使用。
  • 100人看过2024-01-20

    1、先对商标进行查询,如果在先没有相同或近似的,就可以制作申请文件并递交申请;

    2、申请递交后1个月左右,商标局会给你下发一个申请受理通知书(这个期间叫形式审查阶段);

    3、形式审查完毕后,就进入实质审查阶段,这个阶段大概需9个月左右;

    4、如果实质审查合格,就进入公告程序(这个期间是3个月,也叫异议期间);

    5、公告期满,无人提异议的,就可以拿注册证了。

  • 100人看过2024-01-20

    因劳动者不服从调岗而产生的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纠纷,并不是都为合法,或都为违法,而是需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若公司确实是出于工作需要调换劳动者的岗位,而且在待遇等方面都合理的,则劳动者应当配合用人单位的安排。但若是用人单位不合理的调岗,严重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况,劳动者拒绝调岗则是其行使权利的体现,此时如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则属于违法解除。

  • 100人看过2024-01-20

    1、提出变更的要约: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提出变更劳动合同的要求,说明变更合同的理由、变更的内容以及变更的条件,请求对方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答复;

    2、承诺:合同另一方接到对方的变更请求后,应当及时进行答复,明确告知对方同意或是不同意变更;

    3、订立书面变更协议:当事人双方就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经过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签订书面变更协议,协议载明变更的具体内容,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 100人看过2024-01-20
    商标查询(2天内)→申请文件准备(3天内)→提交申请(2天内)→缴纳商标注册费用→商标形式审查(1个月)→下发商标受理通知书→商标实质审查(12个月)→商标公告(3个月)→颁发商标证书。
  • 100人看过2024-01-20
    劳动用工中时常出现用人单位给员工调岗降薪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岗位的灭失或者确实由于劳动者劳动能力的限制不能胜任该岗位,则属于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如果是由于内部的人际关系矛盾,利益冲突导致的强行调岗降薪,则用人单位属于违法行为。
  • 100人看过2024-01-20
    劳动者不想解除竞业限制的,必须要遵守与单位签订的协议规定,如果违规的话单位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而且不遵守的要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第九十条【劳动者的赔偿责任】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100人看过2024-01-20
    申请商标注册需要的时间是:
    1、形式审查1个月,商标局对申请商标注册的文件是否合乎法律规定,若符合法律规定的,下发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
    2、实质审查约6-8个月 ;
    3、通过实质审查后,三个月内没有人提出异议,该商标即注册生效,发放注册证。
  • 100人看过2024-01-20
    换岗位是劳动合同的变更。换岗位变更了原合同中的工作内容,因此必须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来确定变更的内容。变更后的合同文本要由双方各执一份。
  • 100人看过2024-01-20

    不一定。试用期内,只要用人单位有证据表明你不适合原岗位可以对你调岗或解除劳动关系,并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首先要看公司与劳动者签订的合同中是否有关于调岗降薪等相关约定,公司内部是否明确了岗位职责与具体考核标准,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但是,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