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1人看过2024-01-20
设立子公司要经过股东大会决议通过,要股东大会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数同意。子公司是在国际商务中指由母公司投入全部或部分股份,依法在世界各地设立的东道国法人企业。
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
3、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4、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
5、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6、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7、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8、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9、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
10、修改公司章程。
-
290人看过2024-01-20
1、所谓减少注册资本,是指公司资本过剩或亏损严重而减少公司的注册资本额,因为资本过剩,会导致资本在公司中的停滞,不利于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公司亏损严重,注册资本额与其实有财产差额过大,公司的注册资本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表示公司信用状况的意义,同时,也会因公司连 年弥补亏损而使股东得不到分红,所以,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
2、由于减少注册资本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发展前景,关系 到公司的偿债能力,因而直接关系到广大股东和债权人的利 益,所以各国的公司法都对此规定了严格的程序。 本法在董事会、股东(大)会职权中已对公司减少注册 资本方案的提出及决议作了规定,即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内 部程序是:由董事会制定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交由股 东(大)会作出决议。
-
5482人看过2024-01-20
1、如果在公司登记的地址办公,同时又在别的地方也办公,那么必须为不是营业执照上注册地址的地方办理分支机构的营业执照。
2、如果实际办公地址不是公司登记的地址,那么必须把公司的地址变更到实际的办公地址,否则就违反了《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议立即办理营业执照经营场所的地址变更相关手续,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银行账户等东西都要去变更。
-
147人看过2024-01-20
1、企业法人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法人,合并为一个企业法人或合并为一个新的企业法人。因合并而保留的企业,应申请变更登记,因合并而终止的企业,应申请注销登记;因合并而新开办的企业,应申请开业登记。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合并后法人享有和承担。
2、企业法人的迁移是指企业法人的住所的变更。企业在同一登记注册管辖区域内迁移,作为一般性的住所变更,办理变更登记即可。企业法人住所迁至另一个登记管辖区的,向原址所在地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办理迁移手续。
-
138人看过2024-01-20
1、债权的基本情况,包括债权发生时间及原因、合同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合同标的、债权对应义务的履行情况。
2、债权的评估情况,包括评估机构的名称、评估报告的文号、评估基准日、评估值。
3、债权转股权的完成情况,包括已签订债权转股权协议、债权人免除公司对应债务、公司相关会计处理。
4、债权转股权依法须报经批准的,其批准的情况。
-
129人看过2024-01-20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设立登记申请书。
2、全体股东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3、公司章程。
4、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
5、载明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的姓名、住所的文件以及有关委派、选举或者聘用的证明。
6、公司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7、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8、公司住所证明。
9、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
134人看过2024-01-20
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有限,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人数无上限,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有限制,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没有限制。
3、有限责任公司不能公开募集股份或发行股份,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公开发行股份。
-
291人看过2024-01-20
1、增资扩股、吸收直接合作支付的资源成本较高。
2、增资扩股、吸收直接合作容易分散企业的控制权。
3、企业根据其经营状况向合作者支付报酬,企业经营状况好,要向合作者多支付一些报酬,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就可不向合作者支付报酬或少付报酬比较灵活,没有固定支付的压力,所以财务风险较小。
-
149人看过2024-01-20
公司设立是指公司设立人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为组建公司并取得法人资格而必须采取和完成的法律行为。公司设立的方式基本为两种,即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发起设立又称“同时设立”、“单纯设立”等,是指公司的全部股份或首期发行的股份由发起人自行认购而设立公司的方式。
-
298人看过2024-01-20
1、工作的目标不同。无论是公司治理还是企业管理,都要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努力,在这一点上没有区别。可是作为直接的工作目标,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是不同的。公司治理的直接工作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为此,公司治理把工作重点放在理顺"三会一层"关系上;公司管理的直接目标,则是公司利益最大化。为此,企业管理把工作重点放在保证经营活动得到顺利的开展,且保证每—项经营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的收益上。
2、从事管治的层级不同。公司治理的层级集中公司的高层,无论是董事会、监事会,还是高级管理层,他们的活动都在公司的高层,属于单一层级治理。企业管理则是多层级管理,管理的层级决定于公司组织的层级,公司组织分几层,管理就分几层。不仅如此,各层的管理都紧密相联,形成—个管理链,环环相扣。
3、管治的对象不同。公司治理的管治对象,是公司最重要的事项,董事会为股东进行经营决策,所面对的是公司经营中的重大事项,如一年的经营计划、重大投资决策、高级管理层的聘用及薪酬的决定等等。高级管理层执行董事会的决策,监事会监督董事会的决策和高级管理层执行决策的情况,它们所面对的都是重大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