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55人看过2024-01-21

    不是工伤。

    参加年会后又与同事二次聚会,骑车回家摔伤,不是合理的时间,不属于法律规定的下班途中因为交通事故受伤,不是工伤。即使是下班后直接回家,自己骑车摔伤,因为自己承担主要责任,也不是工伤。

  • 128人看过2024-01-21

    保管合同是不是单务合同。

    单务合同为一方当事人只享有权利而不尽义务,另一方则只负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合同,典型的有赠与,归还原物的借用和无偿保管合同等,在实践中,单务合同是合同中的例外,双务合同为普遍表现。有偿合同指当事人因取得权利须偿付一定代价的合同,即双方当事人互为给付;无偿合同指当事人一方只取得权利而不偿付任何代价的合同.有偿合同大多数是双务合同,但有例外,如有息借贷属有偿合同但却属单务合同.无偿合同原则上是单务合同,但单务合同又未必是无偿合同。所以保管合同是双务合同,可为有偿也可为无偿合同。

  • 822人看过2024-01-21

    1、企业无充分证据证明存在亏损时,仍需发放年终奖

    企业以经营亏损为由拒发年终奖时,首先应确保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存在亏损,否则仍需支付年终奖。在具体证据上,第三方会计机构的审计报告、经济性裁员的相关文件、员工的认可等被裁审机关采纳的概率较高。但需注意的是,由于公司财务报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企业还需提供其他证据以证明自己的主张。

    2、劳动合同约定或规章制度规定的年终奖发放条件与盈亏状况无关,企业仍可能需支付年终奖

    合法的劳动合同约定和企业规章制度规定是裁审机关审理年终奖争议的重要依据。如果企业通过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明确了年终奖的发放条件、发放标准,且规章制度经过了民主程序并已向劳动者公示,但年终奖的发放条件未包含企业盈亏状况,企业以亏损为由拒绝支付年终奖的,裁审机关会以缺乏制度依据等为由不予支持。

  • 129人看过2024-01-21

    股权确认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我国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对确认之诉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没有明确规定,股东资格确认纠纷诉讼时效适用一般的诉讼时效,是3年。

  • 168人看过2024-01-21
    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 189人看过2024-01-21

    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

    2、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3、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4、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5、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三人代垫资金协助发起人设立公司,双方明确约定在公司验资后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将该发起人的出资抽回以偿还该第三人,发起人依照前述约定抽回出资偿还第三人后又不能补足出资,相关权利人请求第三人连带承担发起人因抽回出资而产生的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该股东请求认定该限制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该股东请求确认该解除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342人看过2024-01-21

    公司因设施老旧必须重新装修等客观原因,根据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调岗,是依法行使企业用工自主权的情形,是合法调动。

    因公司需要装修,即安排员工到关联公司上班,员工不同意,符合法律所规定的情形,公司可以额外支付员工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虽然不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公司无需向员工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但公司应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后也应支付经济补偿。

    员工不去关联公司,但不能说员工旷工,就算公司在职位、薪资待遇、劳动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员工不一定要服从公司安排,到关联公司上班。


  • 122人看过2024-01-21

    1.民事主体活动的名义不同。

    代理是指被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第三人独立为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制度,即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行使代理行为。

    委托合同则是一方委托他方处理一定事务,他方接受委托的协议,受托人可以以委托人的名义活动,也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活动。

    2.适用范围不尽相同。

    代理制度一般包括三种类型: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委托合同仅仅是产生委托代理关系的基础,而与法定代理、指定代理无关。

    3.法律关系的成立与否需要有关当事人的承诺不同。

    代理授权关系的成立,不必代理人作出承诺的意思表示。而委托合同则为诺成性合同,受托人必须作出承诺才可。

  • 133人看过2024-01-21
    1、依法履行出资义务为股东的法定义务,在公司股权转让时不能转让,实践中某些出资不实或者抽逃出资的股东,为了达到不承担法定的义务、逃避债务的目的,往往会将股权转让给一个没有偿付能力的主体,并在转让协议中约定原股东的所有债权债务给让给新股东。
    2、有的还明确约定原股东的出资义务由受让人承担,一旦公司的债权人追索债权,原股东经常以自己已不是公司的股东及转让协议的约定进行抗辩,在新股东无力偿债的情况下,债权人的利益受损害。在此情况下,公司债权人可以向新股东提起诉讼要求承担责任的,新股东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原股东进行追偿。

    3、股东转让公司全部股权时应充分披露公司对外债务,因此为保证受让股权不存在瑕疵,新股东可要求原股东可在协议中承诺对股权转让前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在协议为平等主体之间达成、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并且不违背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下,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该协议合法有效,原股东应对转让前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 130人看过2024-01-21

    居间合同的特征有:

    1、居间合同是由居间人向委托人提供居间服务的合同;

    2、居间人对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合同没有介入权;

    3、居间合同是双务合同、有偿合同、诺成合同。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