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62人看过2024-01-30
    股东会的职权:
    (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二)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
    (三)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四)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
    (五)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六)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七)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八)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九)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
    (十)修改公司章程;
    (十一)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对上述所列事项股东以书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开股东会会议,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
  • 159人看过2024-01-30
    股东会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关,行使下列职权:
    (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
    (3)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聘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
    (4)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
    (5)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6)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决算方案;
    (7)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8)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9)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10)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作出决议;
    (11)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
    (12)修改公司章程。
  • 304人看过2024-01-30
    根据我国有限公司自身特有的情况,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的设置作了多元制的规定:即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其组织机构为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股东人数较少和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其组织机构为股东会、执行董事和监事;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为唯一股东、董事会和监事会,即国有独资公司仅有一个股东。
  • 176人看过2024-01-30
    按照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召开、表决的程序,股东会制度中主要有下列法律风险:
    (一)股东会召集、表决程序瑕疵的法律风险当出现股东不出席股东会、出席不表决或中途退席等,致使无法做出表决结果,而在章程中又没有相应规定,则存在风险。如果股东会召集人不是法定人员,则召集程序可能被认为是违反法律或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请求法院予以撤销。
    (二)股东会记录瑕疵的风险《公司法》规定股东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做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股东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因此股东会召开后,不做记录或者记录虚假,以及记录有瑕疵,都将产生法律风险。
    (三)股东会决议违反法律和章程规定的风险股东如果发现股东会决议违反了章程规定,可以请求法院予以撤销,而股东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会导致无效。
    (四)股东会僵局的法律风险有限公司是兼具资合性和人合性的公司,由于股东间的利益冲突和观念矛盾,经常会在有些问题上达不成一致。当股东之间出现严重的情绪化抵触时,阻碍公司运行的情况不可避免发生,导致公司无法形成决议,公司运行陷入僵局,致公司身陷泥潭,前进不能,后退不得。
  • 130人看过2024-01-30
    由于股东会是公司的出资人组成,代表公司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包括选择管理者,在公司中居于最高的层次,掌握着公司的最高的权力,因而法律中确定了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这就是股东会在公司中的法律地位,并由此决定了股东会与其他组织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指在召开股东会时持有有效股权的股东,不包括曾经持有股份但已出让的情况,即已失去股东身份的人员。股东无论出资比例大小,都是股东会的组成人员。出资比例高低,只能影响表决权的大小,不影响以股东身份参加股东会。
  • 181人看过2024-01-30
    股东会作出决议采取多数通过的方式。以多数通过的决议有两种:一种是普通决议,只要求有代表过半数的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另一种为特别决议,由法律或者公司章程规定,通过决议时,需要代表更高比例的表决权的股东通过。现行公司法规定特别决议事项为:
    1.股东会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分立、合并、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2.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需要股东会通过的决议,如果没有规定是特别决议的,则都可以作为普通决议通过。
  • 160人看过2024-01-30
    股东会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关,行使下列职权:
    (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
    (3)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聘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
    (4)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
    (5)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6)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决算方案;
    (7)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8)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9)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10)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作出决议;
    (11)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
    (12)修改公司章程。
  • 121人看过2024-01-30
    《公司法》对股东资格的限制性规定,以及一些投资者出于某种目的的考虑,如不想让他人知道自己为公司股东,因此在公司设立和运作中出现了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有缺陷的“特殊股东”,主要包括以下类型:挂名股东、隐名股东、冒名股东等。而正是由于这些特殊股东引发了股权确认纠纷案件。
    1、挂名股东。挂名股东应当具备股东所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即其股东资格应记载于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及工商登记,但未实际出资是挂名股东的首要特征。挂名股东可能以自己名义代表被挂名人行使股东权利和义务,也有可能根本不行使股东权利和义务。
    2、隐名股东。对公司实际出资但不显名的人即是隐名股东。根据除隐名股东及挂名股东以外,对隐名投资事实知情的人的范围可以将隐名股东分为完全隐名股东和不完全隐名股东。若公司其他股东、公司以及与公司交易或者受让公司股权的第三人都对隐名股东的存在不知情的,该股东为完全隐名股东;仅仅只有与公司交易或者受让公司股权的第三人对隐名股东的存在不知情,而公司或者公司其他股东对此知情的,该股东为非完全隐名股东。
    3、冒名股东。冒名股东包括以根本不存在人的名义出资并登记和盗用真实的人的名义出资并登记两种情形。冒名股东的主要特征在于不实际出资也不行使股东权利和义务
  • 150人看过2024-01-30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行使职权的方式是通过开会作出决议。这种议事方式以及在会议上的表决程序,由法律作出基本规定,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的具体规则和操作事项则由公司章程作出规定,这样做既符合实际情况,也使公司有一定的灵活性。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 146人看过2024-01-30
    股东会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关,行使下列职权:
    (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
    (3)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聘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
    (4)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
    (5)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6)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决算方案;
    (7)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8)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9)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10)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作出决议;
    (11)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
    (12)修改公司章程。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