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2人看过2024-01-30
    发起人的权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取得报酬,即获得一定数额的酬劳。获得特别利益。可以非货币财产出资。可以入选首届董事会和监事会。(2)发起人的责任。为了防止发起人借发起设立公司的机会谋求不正当利益并因此损害将来所设立公司的利益以及公众认股人的利益或者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各国公司法都对公司发起人在公司设立时必须就其发起行为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股款连带认缴责任。对于公司应发行的股份未能认足或者虽已认足但未缴股款的,应由发起人连带认缴。公司不能成立时所承担的责任。
  • 168人看过2024-01-30
    无权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继续履行主要看该合同是否被被代理人追认。被代理人进行追认后,合同生效可以要求当事人继续履行合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的,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 155人看过2024-01-30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 103人看过2024-01-30
    1)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金3万元,2个(或以上)股的东。注册资金可以分期缴足。

    2)一人有限公司,新公司法允许1个股东注册有限责任公司,又称“一人有限公司”(执照上会注明“自然人独资”),最低注册资金10万元,并且一次缴足。减少注册资金,公司减资是指公司资本过剩或亏损严重,根据经营业务的实际情况,依法减少注册资本金的行为。

  • 121人看过2024-01-30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要件在学理上又被称为有行为能力原则或主体合格原则。行为人必须具备正确理解自己行为性质和后果,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能力。

    2、电子意思表示真实

    这是指利用资讯处理系统或者电脑而为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形。电子意思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但不限与电话、电报、电传、传真、电邮、EDI、因特网数据等,具体通过封闭型的EDI网络,局域网与因特网连接开放型的因特网或传统的电信进行电子交易信息的传输。

  • 139人看过2024-01-30
    保管人和存货人应当在合同中对入库货物的验收问题作出约定。验收问题的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验收项目,二是验收方法,三是验收期限。仓储保管合同实施细则第四章对货物验收专门作了规定。可以作为当事人订立合同的参考。其主要内容有:
    1、保管人的正常验收项目: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外包装状况,以及无需开箱拆捆直观可见可辨的质量情况。包装内的货物品名、规格、数量,以外包装或货物上的标记为准;外包装或货物上无标记的,以供货方提供的验收资料为准。散装货物按国家有关规定或合同规定验收。
    2、验收方法:全部验收和按比例验收。
    3、验收期限:国内货物不超过十天,国外到货不超过三十天,法律或合同另有规定者除外,验收期限自货物和验收资料全部送达保管人之日起,至验收报告送出之日止。
  • 123人看过2024-01-30

    主要表现为:

    1、会计信息失真。一些企业为了达到维护形象、虚夸管理者的经营业绩、维护股价、获得配股资格、避免摘牌等目的,通过平滑利润、准备、存货估价、窗饰、表外筹资等,人为掩饰企业实际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制造假象,误导投资者和管理层。

    2、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潜在风险不断累积。一些企业在业务活动经费的管理中往往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对业务招待等费用的适用范围及标准无明确规定,更无约束监督机制,大手大脚步,造成了严重的挥霍浪费现象。有的企业对应收帐款、库存物资等内部控制管理薄弱,有的制度本身就不合理、不健全,有的虽然有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各行其是,制度形同虚设。如有的上市公司每年提取的坏帐损失或商品削价损失动辄就是几千万元,有的甚至一次就报损几亿元,企业经营状况“变脸”时有发生。

    3、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出现。有的企业主管领导、业务经办人员、财务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盗窃资金。有的甚至相互勾结,大肆侵吞企业资产、大量行贿,视企业的内控制度为废纸一张,公然以身试法。

    上述内控失效给企业造成极大的危害。产生内控失效现象除了个人主观因素,也有内控制度建设中的原因。主要体现在:

    1、认识不到位,重经营轻管理。一些企业只重视生产开发,忽略内部管理,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控制制度,完成了有关部门所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工作,就是实施了企业内部控制,将内部控制停留在嘴上,停留在纸上,停留在墙上。更有一些小企业,认为内部控制是多余的,劳命伤财,只要老板亲自掌控就可以了。

    2、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在内控制度建设上,有的企业搞本本主义,照搬照抄,都是一些原则框架,或是理论一套,可操作性不强;有的企业由于缺乏深入调研,制度设计失之偏颇,缺少预见性、全面性、制衡性,重点不突出;也有些企业仅仅强调事后控制,使内部控制变成事后“诸葛亮”,偏离了内部控制的全员、全过程基本要求。

    3、制度执行不力。由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大股东或关键人控制问题,内部控制环境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企业还未开展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往往出现管理层关键人凌驾于规章制度之上,制度执行不力,有章不循,流于形式,效果欠佳,也有的管理越权,甚至谋取私利。

    4、缺乏监督约束。有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检查不够、考核奖惩乏力,让员工自觉执行,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监督和考评,有些企业尚未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有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重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企业缺乏赏罚有度的激励约束机制。


  • 103人看过2024-01-30

    公司法收购的程序:1、选择收购对象;2、制定收购方案;3、提交收购报告;4、开展资产评估;5、谈判签约;6、办理股权或产权转让手续;7、支付对价;8、公司合并整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六十二条投资者可以采取要约收购、协议收购及其他合法方式收购上市公司。

    收购行为完成后,收购人与被收购公司合并,并将该公司解散的,被解散公司的原有股票由收购人依法更换。

  • 135人看过2024-01-30

    用假公章签订合同的效力:

    1、如果在签订合同时或合同中有重大误解或者欺诈情形的,合同在被撤销后无效;

    2、如果构成表见代理的,合同有效;

    3、如果签订合同的主体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等无效情形的,合同无效。

  • 150人看过2024-01-30

    一、虚假宣传会导致合同无效。合同的当事人因虚假宣传签订合同的,合同存在欺诈的情形,签订的合同并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所以合同是无效的。

    二、虚假宣传的主要表现:

    1、对产品性能、功效等在科学上没有定论的,作定论性宣传;

    2、对产品性能进行夸大的不符合实际的宣传;

    3、使用专利申请号进行宣传;采取“忠告”用语虚假宣传;

    4、假冒他人名义、商誉和形象等进行宣传。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